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马关: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动态化监管 严防“灯下黑”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8-08-23 00:00

为主动适应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马关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通过“建档案、盯日常、‘管后院’、抓督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筑牢“廉洁墙”,严防“灯下黑”。

建档案,大数据监管实现信息化。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电子化廉政档案,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干部动态管理。建档的对象主要是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巡察办及固定巡察组、14个乡(镇、场)纪委、县纪委监委各派驻(出)机构的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记录该干部的基本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情况、问责情况、任职以来信访举报情况、问题线索处置情况、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情况等。今年以来,共为14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建立电子档案,有效实现了廉政管理动态化。

盯日常,警示教育拉紧“纪律线”。制定出台有关规章制度,提醒纪检监察干部按规章制度办事不踩法纪“红线”。建立完善“八小时”以外重大活动、重要事项报告和登记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引导自我监督。建立案件查办情况通报制度,案件承办室及时向纪委常委会汇报案件查处情况,接受常委会对案件办理工作的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层追责。强化日常教育,及时转发省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以案说纪强化警示教育。同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县人民法院旁听现场庭审,现场接受反腐败警示教育。坚持干部谈话谈心制度,对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及时提醒谈话,考核中有突出问题的实行诚勉谈话。今年以来,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2批50余人次。

“管后院”,筑牢家庭廉洁“防火墙”。将监督向“八小时”以外延伸,切实净化纪检监察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着力消除监督“盲点”。实行家访制度,利用双休日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家访活动,通过家访体现严管与厚爱,全面掌握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和家风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家属当好“廉内助”。今年以来,已开展家访活动60余人次。

抓督查,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监督信箱,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对信访举报纪检监察干部违规违纪的信访件,做到快查快办。同时,每月、每季度对委机关、派驻纪检机构、乡(镇、场)纪委进行明察暗访,对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履职、纪律和在岗等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系统内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分别对委机关、县委巡察办、16个县纪委派驻单位纪检组、14个乡(镇、场)纪委、3个巡察组共12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开展监督检查10次,对1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通报,对2名干部进行约谈。(戚晶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