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来年,天星乡坚持党建引领、激励带动的工作思路,分四步走打造清廉乡村,确保“清廉村居”创建取得新成效。
系好“安全带”。该乡注重突出廉政教育的差异化、个性化,分类分层靶向施治,因人因岗因时加强警示教育,进一步强化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今年来,该乡共开展集体廉政谈话3次200余人次,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5次,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45起,受教育干部职工达600余人次;组织观看《医不自“治”》等警示教育专题片4次300余人次;开展现场教育2次280余人次,组织参观弥勒湾红色教育基地5次300余人次。
握紧“方向盘”。按照“清廉村居”建设要求,以“政治清明、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淳”为主题,对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同时增加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职责、村级组织权力清单等村级事务规章制度。通过权力公开、责任公开,进一步拓宽了监督渠道,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今年来,该乡纪委共开展资金使用情况检查10次,开展村务公开、村集体“三资”报备检查10次。加强对各村组公益林资金使用监管,建立监管台账,共对43笔229.5万元集体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
加足“动力油”。将“清廉村居”建设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建设廉政文化主题墙、廉政宣传阵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廉政文化“进乡村”,让廉政文化真正做到“接地气”,促进廉政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加大“清廉村居”建设宣传力度,探索建立“家庭自评、党员轮评、村邻互评”的评比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清廉村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带动好社风、好民风的形成。
踩好“急刹车”。紧盯“微权力”“微腐败”,强化监督执纪力度。今年来,共开展疫情防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乱占耕地、纪律作风等各项监督检查70余次,发现问题21个,督促立行立改17个,限时整改3个,立案1件,提醒谈话5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1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10人、第二种形态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