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源头防控,今年来,文山市纪委监委将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作为深入推进清廉文山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点”、问题背后的“风险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督促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及时制定防控举措,着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抓早抓小工作实效。
全面排查,找准问题。为防止岗位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排查不准确、不彻底,各部门结合单位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彻底查找廉政风险点,采取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重点查找岗位职责、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风险点,全面建立“风险清单”。并依据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多少和权力重要性、权力行使频率、腐败现象发生几率等情况,按照“高、中、低” 三个档次初步确定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分层级审定班子成员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
针对排查发现的廉政风险,该市重点从思想预防、程序预防、制度预防、科技预防等方面着手,以梳理职权清单、建立完善岗位制约措施为抓手,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防止和纠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专断、暗箱操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廉政风险分析排查制度,根据专项检查、巡视巡察、日常监督等方式反馈出来的问题,全面分析廉政风险发生、演变的表现形式和内在规律,排查本部门内部存在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
为确保廉政风险排查工作不走形式,该市将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细落实。同时,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的监督,要求各部门将确定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定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促使岗位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各纪检监察组不定期对各部门权力运行特点进行分析研判,查找监督盲区和弱项,督促被监督单位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
开展廉政风险大排查,主要目的是促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规范履职用权。该市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做深做细日常监督,督促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完善。(吕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