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喜古乡:“五个坚持”探索村务监督新模式

来源: 文山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3-06-27 00:00

今年来,喜古乡纪委积极探索村务监督新模式,以“五个坚持”持续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不断破解“不愿、不想、不会、不敢”的监督难题,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触角和探头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基层一线。

坚持“持证上岗”,增强群众信任。“胸前的证件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认真履行村务监督职责,有了这个工作证,群众能更信任我们,下村开展工作也更方便了。”以勒冲村监委主任王俊凯笑着说道。为进一步规范工作,今年喜古乡纪委为各村监委主任和监委委员统一配发了工作证,要求村务监督委员开展工作时做到证在胸前,主动亮明身份,建立村务监督委员新形象,在信任中为群众办实事、解烦忧。

“大嫂,你打开微信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我们村内的信息公开内容。”喜古村监委主任郑家兰将工作证翻过来,出示设置在工作证背面的“监督一点通”二维码。为提高群众参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的积极性,乡纪委特别在工作证背面设置了“监督一点通”二维码,并写上“监督一点通,为民解烦忧”,让村务监督委员走到哪里就将平台向群众宣传到哪里,营造人人参与的阳光监督氛围。

坚持“跟班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为切实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履职能力水平,有效破解基层一线“不敢”“不会”的监督难题,喜古乡纪委采取轮流跟班学习模式,在保障各村原有工作节奏的基础上,安排各村监委主任分批次到乡纪委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

“通过这个月的跟班学习,我觉得自己在监督上有了抓手,巡访时有了方向,与群众沟通也有了方法,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小寨村监委主任普树洪是第一位到乡纪委跟班的同志,对学习成果感到满意。乡纪委充分利用跟班学习时间,结合各监委主任的履职能力现状,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一对一培训、手把手帮带,有针对性地补齐履职能力“短板”,进一步推动村务监督工作从“有形”向“有效”转变。同时各村监委主任也充实了乡纪委监督力量,有效缓解目前乡镇纪委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形成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坚持“下发清单”,指明监督方向。“说实话,以前我对村务监督工作无从下手,现在每个月乡纪委都下发监督清单,我们对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一清二楚,开展村务监督工作的方向感和干劲更强了。”村务监督队伍里的“老干部”新寨村监委主任黄元文说道。乡纪委采取常规监督与重点工作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每月重点工作,制定下发监督任务清单至各村,清单明确当月的学习要求、监督内容、工作要求等内容,要求各村村务监督委员收到监督清单后,结合各村实际每月集中开展两次监督检查,检查情况当月上报乡纪委,并将各村的监督成效将纳入年内的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清单模式”有效破解了村务监督不想监督、不会监督的难题,为村级事务规范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持“每周接访”,就地解决问题。“上周我赶街碰见村监委的同志在接访,就反映了我的护林员工资一直没有领取到的问题,没想到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核实后第二天就答复了我,原来是我操作错误以为政府没发给我,对村干部产生了误解,钱现在都取到啦。”喜古村委会的护林员王洪友激动地说道。今年来,喜古乡不断改进村务监督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各村监委委员每周到本村内不同村小组摆摊设点方式进一步拓展接访渠道,通过接地气的“摆摊”,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线索,认真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对反映的事项逐一登记,能答复的现场进行政策解读和答复,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也核实清楚后耐心的向群众解释说明,将矛盾解决在源头,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每月例会”,提高工作效能。为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喜古乡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由村监委主任组织带领监委委员学习村务监督知识、各项政策法规和典型案例通报是例会上的“规定动作”,此外,各监委委员还在会上积极交流总结本月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计划下月工作开展方向,通过不断学习、相互促进、总结工作经验,极大提高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效率。每季度,乡纪委也定期组织各村监委主任召开工作汇报会和业务培训会,各村逐一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安排部署下一季度工作,共同交流进步,全面提升了村务监督成效。

“以‘五个坚持’探索推进村务监督新模式以来,喜古乡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50余个,开展信访接访70余人次,村务监督更加规范、高效,带动清廉村居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喜古乡纪委书记班晓娅说道,下一步,喜古乡纪委将结合基层实际,不断创新丰富监督模式、监督内容,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更大作用。(班晓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