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乡翁达村紧扣“政治清明、班子清廉、权力清透、民风清朗、干群清亲”的要求,结合实际,坚持多措并举,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在着力打造“干部清正、服务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村居”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相应成效。
贯穿一条主线,明确目标体系。以“干部清正、服务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为目标,突出全村上下良好政治生态、干部履行职责清正廉洁、着力打造“阳光村务”、营造廉政文化氛围等4项重点内容,将“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细化排查廉政风险、执行廉政承诺、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等11个小项,同时又将11个小项进行再细化、再分解,形成4项重点内容管总、11个小项管用 、33个细项管全的“清廉村居”建设目标体系,为有条不紊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压实一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成立“清廉村居”工作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于2022年上半年召开专题会议,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于2022年下半年,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安排、再部署,在抓好各项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的同时,在规范集体决策、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三公开”等方面发力,确保“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出成效。
突出一批对象,查找廉政风险。目标明确、指标细化、任务清晰,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此,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之初,就将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作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主要对象,明确通过3年的努力,促进全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能力明显提高、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崇廉尚俭的村风民风基本形成、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全村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7位村“两委”班子成员和1名村文书的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廉洁承诺、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处置等内容的廉政档案。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个人岗位职责及分管联系工作,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防范措施,并利用公开栏、QQ群、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促使班子成员做到定诺、亮诺、践诺,有效遏制和防范了小权力形成大腐败的问题发生,为今后2年将“清廉村居”建设向全村党员干部全覆盖提供了参考。
倡导一种风尚,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把“清廉村居”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美行动结合起来,督促村党委理论中心组年内开展了集中学习4次,“两委”班子成员做好不少于2万字的学习笔记。组织县、乡、村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小组召开群众会60余场(次),教育引导基层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形成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利用翁达百年老街优势,在醒目位置创作了以“强党建引领、逐翁达新梦”等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墙,并及时更换村委会宣传栏内容,利用基层农村党员干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为提升人居环境、改善营商条件、重塑百年老街、振兴乡村经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健全一套制度,形成刚性约束。在管人、管事、管权、管钱上做“文章”,建立健全一批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在全乡村(社)党组织率先制定了村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实行村“两委”成员联系挂钩指导村民小组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工作制度,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和“小微权力”清单,全村“两委”议事规则,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四不直接分管”、“倒序”发言、“末位”表态,以及“四议两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三公开等制度,试行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审批人、监督人“五人联名”签字报销制度,规范支出报销手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效避免打“白条”无正规发票报销的现象发生,着力打造“阳光党务”“透明村务”。同时,在全县首创“清廉村居”建设信访举报、廉政书屋管理等10个工作台账,为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痕迹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