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受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影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前,总以为纪委监委的办案工作就像电视里拍摄的那样惊心动魄,拥有主角光环,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真正投身参与到办案一线后我才逐渐懂得,从线索核实、证据调取、谈话审讯再到撰写报告、整理卷宗,一系列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荧屏上看似轻松“破案”的背后,实际上是每一个办案人员与对象的巧妙周旋、是争分夺秒的研判案情、是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成果。
第一次参与办案,我如同一只初次学习飞翔的小鹰,用不好翅膀,找不到方向,感觉有心无力。从哪里着手?办案的程序是什么?如何开展审讯谈话?如何在问题线索中寻找突破点……一连串问题浮现在脑海。
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材料和从未接触过的专案查办程序,我无从下手、束手无策。李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局促不安,宽慰地说道:“小王,别担心,你上手很快,先熟悉规定的程序,跟着步骤来,准没有问题”。看着游刃有余开展工作的前辈们,我不由得心生敬意,开始一遍遍学习办案流程、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分析每一个问题、查阅办结卷宗,努力让自己更快熟悉办案工作。
不久后,我第一次走进留置审讯室参与内审工作,当时心还是很慌张,提前准备了一夜的谈话提纲到现场时却一句也没说出口。内审组组长杨主任看出了我的紧张,一连5天让我连续参与谈话,“参与审讯,首先要解决不敢开口的问题,其次要明确谈话的目的,谈话的节奏要由我们审讯人员把握,同时谈话要有层次感,压力要逐级递进,不能用力过猛,证据要适时抛出,不可一开始就将底牌全部亮出来。”在杨主任的指导下,我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经过几次的实战,我一步步突破自己,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工作节奏。在讯问过程中,我学会了先讲政策、摆事实、说道理,再适时地举出一些案例,形成大环境的压力,对对象的畏罪心理和对抗心理进行打击,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攻破对象的心理防线,还原事情真相。慢慢学会了如何抽丝剥茧,从不敢直视对象到谈话同时分析对象微动作,逐步逼近真相。每一次成功突破难关,都让我信心倍增。
渐渐地,我对办案从最初的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再到后来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回望专案办理的这一段时日,压力与挑战、严肃与温情、钦佩与感动等诸多感情在我的心中交织,这段难得的办案经历让我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办案工作不仅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水平,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磨炼。面对部分谈话对象的狡猾与抵抗,以及案件背后涉及的复杂人际关系,我学会了保持冷静与客观,不让个人情感影响对案情的判断。也能更好地在高压环境下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确保工作每个步骤都能高质量完成。在纪检监察的战场上,没有孤胆英雄,只有团结一致、紧密配合的团队。我深刻体会到,每一次成功的案件查办,都是一个团队日夜连轴共同努力的结晶。专案组的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团队精神,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门需要细心钻研、持续打磨的“技术活”,在审查调查的路上,我还是一名新兵,虽然今后的道路“道阻且长”,但我始终坚信“行则将至”。今后我将把在此次专案办理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懈奋斗,以勇往直前的实际行动践行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光荣使命!(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