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每次召开群众会议商议村内重大事项时多数只有老人和小孩能到现场参会。如何提高村民参与度、扩大监督面,让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更加阳光透明问题给当地干部带来了困扰。为有效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富宁县花甲乡纪委建立网格监察工作联络站,开设网络直播群众会议,强化“三务”公开、畅通监督渠道、实行网格化管理等模式,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富宁县花甲乡纪委发动各个村小组都组建“村务微信群”,定期公开乡内各行政村党务、村务、财务以及其他惠民、便民服务信息,并将内容同步更新在“花甲之声”微信公众号上,通过“线上”“线下”双公开的方式,让在外村民随时随地了解近期村内大小事务,方便村民监督和评议村级事务,真正提升在外村民的参与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同时,花甲乡还采取网络直播会议等方式,定期召开监督联络站工作例会,通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业务培训,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等方式,强化信息公开和机制保障,让在外务工村民能第一时间了解村级权力运行状况,实现千里时空的信息交流互动。
“我对村里的这次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没有意见,感谢你们通过这种方式,让远在他乡的我们也能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参与村里重要事项决策……”这是富宁县花甲乡革帮村小组通过直播平台,向外出务工村民进行了同步直播,让村民们足不出户也能感受“面对面”交流。
“直播还可以全程录制,无法到场的群众甚至可以事后观看,还可以利用留言和‘弹幕’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花甲乡纪委副书记潘启凌介绍道。
据了解,通过前期摸底,结合乡纪委平时掌握的群众诉求情况,第一个直播试点选在了花甲乡平麻村小组。公开当天,平麻村小组支部书记面对直播镜头现场主持会议,并对村内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进行“唱读”。现场的群众代表既是见证者也是监督者,积极就会议讨论事项及公示公开内容提意见。一一记录各项问题的同时,对于能解答的政策性问题,村“两委”干部当面应答。
平麻村小组的首次“试水”直播就在村民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此,花甲乡各村纷纷效仿,将直播群众会作为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直系民情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在网络直播群众会的作用还在不断升级,已经由最初的政策宣传、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延伸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花甲乡达木村党总支书记王勇斌说感叹道:“以前是情况不明,不易监督,村内大事小事多由党支部、村小组干部直接研究拍板决定,普通群众难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这是当前群众上访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了直播会,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便可参与,什么事情都是群众参与讨论,避免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不到位等问题发生。”
富宁县通过探索网络直播群众会,把监督下沉,有效打破了空间壁垒和地域限制,让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能通过“指尖”行使民主权利,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当地因村务上访的问题线索较之前已经明显减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基层监督的有效方式,为群众打开政策解答和问题反映的大门,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围绕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闫文杰 潘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