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巡察组的同志,我们的水塘清亮了,村里现在还修建了凉亭,凉亭已经成为我们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了。”提起村里的变化,马关县八寨镇八寨社区辣吗子箐小组群众对巡察组竖起了大拇指。
2018年以来,马关县在开展对村巡察工作中,通过“干部动手办”“出面协调办”“督促限时办”“反馈移交办”等有效方法方式,着力解决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切实解民忧、释民惑,推动巡察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巡前准备,精准亮剑
“目前我们已收到3个乡镇纪委提供的走访情况,梳理了走访中存在的问题,向县委组织部了解了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县委巡察办副主任在研讨会上介绍了巡察前的准备工作。
在每轮对村巡察前,巡察办做足巡察前准备工作,召开巡察工作研讨会,就对村(社区)巡察工作面临的问题、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进行解决,提出意见建议,着力做好巡察准备工作。
同时,县委巡察办主动同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以及公检法、审计、信访等单位进行对接,了解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情况,并根据村级走访情况,梳理出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问题清单,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为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画像”,将反映问题较多的村(社区)党组织列为重点巡察对象,明确巡察重点,细化监督内容,切实发挥巡察精准打击优势,直击要害、亮剑出招。
建机立制,破解难题
熟人社会、人情关系难破是巡察最大的掣肘,如果过不了人情关,群众对巡察工作信任度降低,巡察工作就难以开展,就会导致监督不彻底、不深入。该县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按照《马关县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实行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通过执行回避制度、巡察人员选配回避,破解熟人社会干扰。
建立选人用人机制。该县扩大县委巡察人才库选人范围,在全县甄选优秀干部,列入县委巡察工作人才库,不再拘泥于专业、岗位的限制,事业岗位、大学生村官、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均可纳入巡察人才库选人范围。建立巡察成效考评机制。制定《县委对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巡察工作成效考核制度》、建立问题线索“红白版”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等,以制度制约,以考核鞭策,力促巡出成效。建立巡察工作质效保障机制。采用“整乡推进”方式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延伸巡察。建立巡察整改成效考评机制。制定《县委对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巡察整改成效考核制度》,对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台账、整改工作成效等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成果列为乡(镇、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聚焦问题,立行立改
“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发挥不够,个别班子成员担当作为不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不够……”该县首轮对村(社区)巡察组犀利地指出金厂村村委会党的领导弱化等方面问题,在辛辣味浓郁的巡察反馈会上,村委会班子成员们当场红脸出汗。
村委会对巡察反馈意见一个不漏,照单全收,立即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制度,对整改任务进行挂号,并实时跟进,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对已完成的整改长期坚持、已基本完成的持续推进。
自开展对村(社区)巡察工作以来,该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剑指薄弱环节,把解决问题作为巡察工作落脚点,着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立行立改、惩治教育、标本兼治。
该县把督促整改作为重要任务。纪委监委、组织部门班子成员和相关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参加巡察反馈会。乡镇党委对被巡察整改的村(社区)党组织需要整改的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巡察整改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指导;在整改过程中,组织部门及时掌握相关村(社区)党组织整改推进情况,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被巡察党组织整改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加强对整改进展审核把关。
据了解,该县已对127个村(社区)实现了县委巡察工作全覆盖,村级巡察覆盖率已达100%,累计发现问题6327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4831个,整改率达99%,移交问题线索77件115人。下阶段,将持续开展好巡察“回头看”,对已巡察的14个乡(镇、场)127个村(社区)陆续纳入再“体检”名单,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章荻 || 责任编辑 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