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上学有在校生补助、还有营养餐吃,为我们家庭减少了不少负担,养殖黄牛的3000元补助也发到我手里了!”近日,文山市纪委监委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明察暗访组入村走访贫困群众时,喜古乡老乌底村贫困户王大爷高兴地说。
今年来,文山市纪委监委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精准发力,强化监督,为圆满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保驾护航。
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执纪问责,依托监督执纪监察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打通脱贫攻坚监督渠道,将全市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量划分成7个片区组,构建“火车头+动车组”的工作模式,建立“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乡镇(街道)纪(工)委”的立体监督网,采取实地察看、现场核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对“村三委”、驻村工作队、乡镇(街道)、行业扶贫部门、挂联单位的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方位深挖细查问题及问题线索。着力扫除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不作为、慢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提高监督实效,紧扣监督属性和监督方式、监督要求,建立每月重点工作指导,月初由党风政风监督室梳理监督检查的工作重点,一月一监督清单,指导片区协作联动工作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乡镇(街道)纪(工)委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通过派单督办和蹲点监督的方式开展脱贫攻坚问题销号整改工作,由各纪检监察组织督促各单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退出指标深入排查问题,对问题实行挂单督办督促销号整改清零,累计监督检查225次,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161个,移交线索5条,提醒谈话47人,问责1人,督促问题整改460个。
此外,针对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盯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等开展“蹲点式”调研,同时,发挥行业扶贫部门的主体作用,围绕全年的脱贫任务和季度工作清单、精准扶贫责任清单、资金项目清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清单开展分析研判,查找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行销号整改。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开设“绿色通道”,扎实开展问题线索排查、移交、处置、问责追责、报告通报等工作,严肃查处扶贫政策不落实、责任不落实、问题不整改、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和优亲厚友、与民争利等腐败和作风问题。
“文山市追栗街镇林业站原站长邹正波、原副站长陈云雄因在发放公益林生态补偿金工作中监管不力,导致国家资金流失4053元,分别受到通报问责……”该市把脱贫攻坚纪律作风建设和“以案促改”有效结合、统筹推进。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发案单位,选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问题,查找腐败风险点、作风不实源头和制度机制漏洞,完善制度机制,用身边的“活教材”教育身边人。
据悉,目前该市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18个,开展提醒谈话、约谈213人次,问责12人,党纪政务处分10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通报曝光19批29个问题41人。 (吕玉潇 卢正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