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突出抓住“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
深刻理解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的丰富内涵,对于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身处关键岗位,身居要职,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既要管好“最大多数”,更要善于抓住“关键少数”这个重点,以点带面、引领全局,把“关键少数”的以上率下与“最大多数”的规模效应结合起来,抓住“关键少数”,就是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
抓住“关键少数”,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作出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重要论断。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关键少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立新规、树新风、开新局,推动党的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起,就能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抓住“关键少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重点论”的体现。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抓全面、抓整体,也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领导干部肩负着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神圣职责,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领导作用发挥得好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发挥不好则可能起到致命的破坏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党内,谁有资格犯大错误?我看还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
抓好“关键少数”,必须管好“关键少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管好干部也是一样。思想上一旦解除武装,出问题是早晚的事。除了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要有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大力提升监管力度、惩戒力度,让领导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变成“带电的高压线”。作之于细,累之成风,小切口能打开大局面,强化日常监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初始即严、一严到底,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就能锻造过硬队伍,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做到以上率下、气正风清,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关键少数”担负关键责任,“关键少数”应有关键作用。坚持抓住“关键少数”,用忠诚占领精神高地,用任务锻造善战本领,用规矩立起清风正气,必能汇聚起上下联动干事创业、同频共振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