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评论之窗

弘扬传统美德 争做时代新人

来源: 猛硐乡纪委 发布时间: 2023-01-30

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父母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第一颗种子。家教开展得好,对优良家风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家教的传统。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就说明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诲儿子修身养性、治学做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祖孙三代被后人誉为三世忠贞。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一直为其后人所传承。先贤在家教方面所展示的聪明睿智无疑值得今人秉承。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教育儿女:“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解放初,周恩来因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习仲勋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低调做人。习近平走上领导岗位后,母亲齐心立即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习近平工作的领域从事任何经商活动。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教育子女极好的教材。

新时代家风建设是坚定群众文化自信的压舱石新时代家风思想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风和民风的直接反映。家风好,则家庭幸福;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社会祥和,则国家安定。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良好的家风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它支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整个家庭乃至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新时代家风建设是净化党风与政风的催化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员干部家风绝非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作风的重要体现,关系党风政风。无论是贪污腐败,还是违法乱纪等社会问题,家风败坏都是其重要原因。习总书记家风建设论述无不透露出党风廉政建设与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内在共通性,从立足战略高度提出了推进家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可见,新时代家风建设已然成为净化党风政风的催化剂,对于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意义重大。

新时代家风建设是弘扬和实现中国梦的先手棋正所谓家人和,业必兴,将相和,国富强,习近平总书记深谙家国一体的道理,并将治家作为治国之起点,既强调以家风教化群众规范言行,以家风建设作为塑造崇德向善淳朴民风的重要着力点,又要求以家风化社风,以家风建设引领科学的价值观,使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源远流长。通过家风淳民风、家风化社风,为推进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方案,对于破除多元文化思潮的不良影响、推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家风建设,需加强学习制度内容,为家风建设筑牢根基。新时代家风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支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制度规范,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标准。需树立标杆,抓好榜样典型,树立家风建设之通过宣传动员、群众推荐、组织审核、筛选上报等多种方式,推选群众身边的家风先进典型,如不为儿女谋私利的杨善洲、懂孝悌、知敬畏、守勤俭的曾文正等,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广大群众全面树立看齐意识,以此助推优良家风的养成、时代精神的弘扬。需创设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巩固家风建设之一方面,要认清家庭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加强对和谐、友善、团结等良好家庭环境构成要素的宣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中来浸润涵育,引导广大群众建立一个涵养人心、守望道德的栖息之所,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家风是社会的价值缩影,社会大环境对个体思想道德发展及家风建设影响深远,为了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需宣传和弘扬良好家风。积极探索文化下乡、榜样宣讲等多元社会实践,以微信、公示栏等为宣传载体,充分发挥其凝心聚力的功效,驰而不息地号召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学良好家风、树良好家风的热潮中来,引领全新的社会风尚,在全民支持下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