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评论之窗

莫让“作秀”玷污官场

来源: 麻栗坡县纪委县监委 发布时间: 2023-02-23
       日前,在云南卫视播出的《“官油子”现形记》上集里,为大家展示了一个官瘾十足的“官油子”形象——云南省玉溪市委原书记罗应光,生活上奢靡腐化,工作上做足表面文章,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形象工程”。政绩观严重扭曲的他,还善于弄虚作假,爱喊口号,爱开会传达,爱搞“走秀式”调研,喜欢给个人形象“上油”,下基层调研讲排场,搞警车引导就高达95次,把官场当秀场,习气性的“油”套路上的“油”,被干部群众戏称为“罗会长”“罗传达”“罗调研”。罗应光像进站火车,叫得凶、跑得慢,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喜欢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毫无顾忌地把手中权力用到了极致,为弟弟和妻弟牵线、站台、打招呼,结交各种老板,多方捞“油”,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正所谓物极必反,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捞“油水”的罗应光,终究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秀”二字在中国官场大行其道已有很多年了。这些官员自诩是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官,却干起了与其身份极不相称的“事”。他们做“秀”的事,或劳民伤财,或劳心劳力。为了给领导交差,不惜挪用公款、滥用职权,为自己造出一个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首先表现在官本位意识上。行为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把什么东西看成是本原的、至高无上的,就会产生对这一东西的盲目崇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己的客观认识。有研究表明,对权力所产生的幻觉是某些官员失态的深层次心理原因。“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种感觉让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官本位意识还很容易转变为心理不平衡。一些官员常在内心与同学、同事、朋友比,看谁升得高、提得快,看谁的收入高、家底厚,看谁的孩子安排得好、有出息,甚至看谁的“红颜知己”多……当自己的状况出现较大差距时,就拿自己的职务、职级、资历与别人相比,心里就会有不服气,愤愤不平,于是就决心“给你们点颜色看看”,“我可不是一般人啊”,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其二,表现在干部作风上。“官场秀”只讲唱功、虚功,不讲做功、实功,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以鲜花美酒来“包装”平庸和无能。举办这个节、那个节,开这个会、那个会,可谓盛况空前,轰轰烈烈,耗费了资金、资源、人力、物力,却没有多少社会和经济效益,花钱买热闹。有的领导下基层兴师动众,小车长龙队,领导们只是坐在车子里转,隔着玻璃看,听听汇报,翻翻材料,印象好极了。就因有了官僚主义的庇护,才使官场秀有市场,虽然嘴上说臭,嗅去是香。热衷此道者乐此不疲,而老百姓怨声载道。
       第三,表现在干部政绩观上。一些领导干部名利思想作祟,好大喜功,为显示政绩突出,不论条件成熟否,修广场、建宾馆、造标志性建筑等等,并不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只供上级领导观摩而已。还有的地方造假之风盛行,如各地报表的一些数字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玩华而不实的数字游戏。群众说这是数字出干部,干部定数字,群众深受其害。
       第四,表现在干部考核任用上。考核中,填张表讲好话,几个“群众”谈谈话,考核大多记录好听的、“有用”的,优点一大堆,缺点无关紧要,如学习不够、思想解放不够、方法欠妥等,考核材料就像老师给学生写评语似的千人一面。干部任用先“提名”后“民主”、考察打招呼走过场、谈话尽说“过年话”等等乱象时有发生。
官员的一言一行,既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可以说,官员在台上的一言一行,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直接、最现实的评价。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群众的监督、批评,自己就难以进步;如果不能听取不同意见、接受批评,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
       古人云:“治大国者先治吏。”在我国历史上,吏治好坏往往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望建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并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群众路线。新时代新阶段,党员干部要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坚定为民的初心,坚守为民的宗旨,才能真正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
       知道“我是谁“,才能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方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摆正心态做人民的公仆,摆正工作态度,为人民办实事。不忘“为了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鲜红党旗下共产党人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人民的事情,必牢记在心、必及时处理,人民满意就是最大的肯定。牢记“依靠谁”,群众是国家的根基,是党执政的基础,自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履行群众义务,造福群众。群众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创造者,是新中国历史的谱写者,是国家宏伟巨制的中流砥柱,更是绘制未来蓝图中的浓墨重彩,切实为人民谋幸福、谋福利,是共产党人一生的课题。
       党员干部要把握正确定位,校准前进方向,找到力量源泉,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不断激发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