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师德修养是兴校之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麻栗坡县举“十”力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举破除师德师风观念固化之力。多渠道展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文山州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师办公室等显著位置张贴“十项准则”“负面清单”共1100余张,确保条条清楚、人人知晓、时时牢记。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情怀,做好师德师风观点固化的“减法”,持续破解师德师风观念固化问题。
二举师德师风固本培元活动之力。各学校(园)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30余次,结合“文以载道”读书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等法规政策,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3800余份,举行教师宣誓活动100余场。
三举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检视之力。全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教职工对照《麻栗坡县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进行自我检视,全县开展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及“三评活动”8000余人次,让师德师风整治教育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举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曝光之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有案必查,对问题线索从严从快处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全县共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参加警示教育活动教师6000余人次,用鲜活案例为鉴,以案明纪,让广大教职工接受思想和灵魂的洗礼。对师德失范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做到发现一起、追责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五举师德师风榜样引领带动之力。各乡镇(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我身边的师德师风榜样”评选活动,并逐级推送上报。目前,共有1名“身边的好老师”、5名“育人先锋”在州教育体育局公众号“名师风采”栏目推出报道。通过各级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我县师德师风榜样的先进事迹,达到选树宣传一人、激励帮助一批、培养带动一片的目的,有效提升广大教师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六举师德师风强化教育展演之力。以“五·四”等节庆活动为契机,举办师德微课、师德宣讲、师德演讲比赛等主题系列活动,传递师德师风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树立良好师风。截至目前,共有10所县直学校(园)、乡镇中心学校组织了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共4500余名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参与师德师风演讲活动;2023年5月,县教育体育局组织200余名音乐教师参加红歌传唱培训,感受革命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展现出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七举树立师德师风常抓不懈之力。各学校制定项目推进计划,按计划推进相关工作。全县共制定师德师风专项整治项目推进计划表200余份,专项督导表400余份。树牢师德建设理念,充分认识师德师风整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与时俱进开展师德建设工作,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八举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之力。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在新教师招聘入职、教师资格认定等环节,强化对拟招录教师入职前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的审查工作;制定师德师风管理、教育提升和巩固、规范师德失范处理方案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全体教职工严肃纪律,筑牢红线意识,夯实底线思维;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师德师风监督网格,抓早抓小,及时发现和清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县共建立师德师风监督网格32个,向相关部门发出有无犯罪记录协查函4个共涉及34人次,制定师德师风管理措施、方案500余个。
九举建立师德师风挂钩督导之力。建立一支由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局机关各股室长共22人组成的督导队伍,分别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园)实施全覆盖挂钩督导,执行“谁的区域出问题谁负责”的高压态势。
十举落实督查检查长效机制之力。加大督导检查,抓实问题整改,通过“查、问、巡、改”等方式对各学校(园)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加强在监督检查和惩戒力度上出实招、动真格,不断规范教师队伍行为,力戒形式主义。目前,学校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组、麻栗坡县教育体育局督察组40余人深入城区及各乡镇80余所学校(园)开展第一轮督查检查,对发现的师德师风问题执行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的工作态度。
麻栗坡县紧紧围绕“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的总体目标,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系列活动。强化师德考评结果运用,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好书、育好人的基础。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造就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小切口”撬动教育领域“大民生”,开启麻栗坡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