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评论之窗

用向新求质的“钥匙”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

来源: 丘北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4-07-19 00:00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云南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精准施策,持续深耕新材料、生物医药、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新兴产业领域,一个个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一批批向“新”求“质”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源源不断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如果说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这棵参天大树的“养料”,那么想要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则离不开牢固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云南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云南,在沿边区位、生态环境、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文旅资源、矿产资源、生物医药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我们应立足自身优势,借助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提升、高端化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焕新”。同时,要注重抢抓产业发展新赛道,着力在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下功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产品、新业态,“喜新”不“厌旧”,让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启航,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重要动能。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创新引领、科技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企业身处市场一线,能够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市场发展和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更足,针对性更强。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开路先锋”作用,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助推引擎”。组织引导企业与各类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以科研攻关项目为纽带,以共建研发平台为基础,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创新“黏合”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成为“车间生产线”上的产品、商场超市里的商品,实现创新不息、活力不断。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各级各部门携手共进、同行致远,推进云南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蝶变”。突出在创新投入上做加法,以政策护航,扶早、扶小、扶优,形成鼓励、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着力在创新主体发展上求突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不断汇聚各方面的创新要素,释放高质量发展叠加效应;注重在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上挖潜力,通过优化流程、引才激励等措施,让创新的“种子”在云岭大地更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创新格局,以创新环境优越、创新主体实力强劲、创新人才活跃等在前沿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结出实打实、沉甸甸的科技创新“果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云南活力奔涌,奋斗正当其时。需要全省上下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在创新发展中谋篇布局,用向“新”求“质”的“钥匙”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