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丘北十三届县委第十三轮巡察结束,该县已有效实现对所辖101个村社党组织巡察全覆盖的目标,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自开展村级巡察以来,丘北县创新举措,积极探索推进巡察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综合采取常规、延伸、专项、“背包式”“点穴式”等方式全面开展对村社巡察工作,剑指基层“微腐败”,促使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等问题在巡察“显微镜”下无处遁形,把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到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
为提升村级巡察工作的整体性和针对性,该县将村社党组织巡察纳入县委巡察工作总体规划,根据各村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在巡察进驻前,巡察办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信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全面梳理各村情况做足巡察前准备工作,为村级党组织进行预“画像”。在巡察中,坚持问题导向,带课巡察,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紧盯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处置、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民生领域等方面的问题,全面聚焦村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情况,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基层监督难,难在监督力量薄弱、人情干扰较多,进而导致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乏力。该县扩大巡察人才库选人范围,从全县机关事业、乡(镇)和村干部中挑选抽调98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组建对村巡察人才库,按照“一次一组合、一次一授权”的方式规定、实行交叉、回避,选派人员组建巡察组,既解决村级巡察队伍组建难题又破解熟人社会干扰,让监督“长牙”“带电”。
“针对村级巡不深察不透的难题,巡察组扎根基层,采取与老百姓聊感兴趣的事‘切入’、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深入’、融合老百姓生活习惯‘融入’的方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高质量实现村级党组织巡察全覆盖。”该县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结合农村边远、居住分散、农忙外出等特点,为每个巡察组配备村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双语”交流、媒体发布、村村通大喇叭、张贴公告、赶集天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宣传,确保党的政策、巡察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角落,让群众向巡察组原汁原味地反映问题情况。同时,为巡察组配备旗帜、巡察马甲和背包增加辨识度,巡察干部背上装有生活和工作物品的背包走街串巷、进门入户,直插一线收集一手材料、倾听群众心声,拉长了与群众面对面接触、访谈、交流的时间,即破解了巡察组早出晚归工作时间与群众生产作息时间冲突的矛盾,还拓宽了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为了提升巡察质效和效果,该县切实注重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把解决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巡察整改监督检查指导组,深入村级党组织跟踪问效、督促整改,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改”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对能够立马整改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对无法立行立改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台账式销号管理,对村一级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行提级整改,将县、乡、村三级整改责任捆绑在一起,构建有力、管用的制度体系。
据悉,该县已实现对101个村社巡察全覆盖。累计发现问题2017个,完成整改2003个,整改率达99.3%,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4件。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8个,调整不敢担当、能力不足的村干部21名,责令辞职和处理村干部27名,发现并推动整改基层党建方面的问题132个。移交问题线索84件 107人,立案21人,党纪政务处分17人。(曾花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