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时政头条

以点带面激活清廉“元素”创建热情

来源: 文山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7-01 00:00

“不得利用集体资金大吃大喝、娱乐消费,违规发放津补贴……”在砚山县江那镇书院社区的围墙上,一块“警示牌”格外醒目。这是砚山县近年来抓实“清廉单元”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清廉砚山”创建以来,砚山县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选取各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扎实推进“清廉单元”建设,从各单位的廉政风险点入手,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堵塞制度漏洞,对症下药抓整改,努力通过以“清”促“治”,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医院每个季度对各科室的医德医风问题进行综合测评,实行“红黄绿”码公示公开,对医德医风评价较差的医护人员亮黄牌警示,出现红牌直接将相关问题线索移送县纪委监委。”该县中医医院党总支副书记指着医德医风评定墙介绍到。该医院还围绕药械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收回扣、收“红包”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岗位加强监督,与住院患者签订《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承诺书》并存入患者的医疗档案。


各单位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把“防、治、建”贯穿于“清廉单元”创建过程中,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补齐制度漏洞,推进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该县人民检察院为推进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地见效,制定了《砚山县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把严格落实“三个规定”作为司法环境的“净化器”,维护公平正义的“安全阀”,保障检察人员的“护身符”。

“现在我们都不用到社区去,就能知道社区的收支情况,合理不合理?用多用少,市场价格一对比,都是一清二楚。”“清廉单元”创建期间,江那镇书院社区结合群众经常反映的“对惠农资金发放情况不清楚、对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知晓率不高”等问题,创新“三务”公开方式,开通书院社区微信公众号“三务公开”栏目,公示社区到各小组的党务、居务、财务情况,进一步规范“三务”管理,织牢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腐败风险防线。同时,书院社区还针对社区干部容易滋生的“微腐败”问题,制定出“书院社区干部履职红线‘二十条’”,对不能逾越的民生服务、集体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个人生活等方面“划红线”。


随着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等“清廉单元”建设的不断深入,激发了砚山县各级各部门清廉“元素”创建的热情。各所学校通过清廉文化建设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教职工的廉洁防线。各乡镇医院通过签订《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承诺书》、开通手机扫码评价服务态度等方式创建一个良好的医护平台。各“窗口”单位纷纷开展服务态度自检自查,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改善窗口服务人员服务态度,墙挂纪律作风监督牌,接受群众监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