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你是否领到高龄补贴了?你们去村委会或者找村干部办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好不好?你们村这几年实施了哪些项目,你是否清楚?村上公示过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吗……”
近日,砚山县蚌峨乡纪委到六掌村委会大寨村入户走访,了解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纪律作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村务管理、资金使用、农村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情况。
“这几年村上有没有向你们收取过什么费用?”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一个事,但不知这事归不归你们管?”大寨村李大爷边回忆边讲述。“前几年,村干部说要开发我们村的溶洞作为旅游项目,向群众每户收取了200元,但一直没动工,也不知这项目做得成还是做不成,要是做不成了,我们交上去的钱还能退回来吗?”
“当时是哪几个负责收钱的,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如果能把我们村的溶洞开发成旅游产业,我们是非常乐意的,这个也是经过村上开会讨论后一致同意的。”
“你放心,我们是想帮你们核实一下项目进展情况,让你们交了钱心里有个明白账。”
乡纪委工作人员对照李大爷提到的几个人,继续走访核实。
“我们村上有个溶洞,非常漂亮,就想着能不能像其他地方那样开发成旅游项目,群众也可以跟着卖些土特产。当时乡上叫报项目,群众听说后积极性很高,一致同意集资部分资金一起开发旅游产业,但到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大寨村小组长解释道。
原来,2017年蚌峨乡项目办通知各村上报计划发展的产业,建立项目建设库,项目办再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对项目实施效益进行评估,对有可操作性、建设效益大的项目再逐级向上级申报实施。
“当时我陪同县文旅局的人员到大寨村实地察看,他们说大寨村离乡上和县城太远了,又没有其他可以一起开发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不大,所以就没有纳入规划进行申报。”蚌峨乡项目办负责人小田边查看项目建设库边介绍。
“项目不能实施你们应该向村干部说一声,大寨村村干部还向群众每户收取了200元的集资费,群众还在干等着呢!”
“是我疏忽了,我这就打电话向村干部说明情况。” 听说群众还上缴了集资款盼着项目动工,小田为自己没有及时向村干部说明情况深感自责。
“既然这个项目做不成,那就把钱退还给群众。”大寨村村干部到蚌峨乡会计代理服务中心取出群众的集资款,在蚌峨乡纪委和六掌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把集资款一一退还给群众。
李大爷拿着200元钱乐呵呵地说:“只要对村上发展有好处的项目我们都会大力支持的,要是以后有需要了,我们愿意再集资……”(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