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喝茶。”张姐笑眯眯地把热腾腾的茶水放在我的面前,扫了会议室里埋头翻阅台账的检查组其他成员一眼,压低声音说:“我们能力不足,可能有许多纰漏,你要多多担待,能内部消化就内部消化了嘛,我们会积极整改的。”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低头继续查看。张姐算是半个熟人,这次交叉检查,她是这个单位的负责人,言下之意要我“手下留情”。
不一会儿,一张菜单引起了我的注意,职业直觉告诉我这里面有“猫腻”,于是我把菜单递给了组长,手指点了点上面的菜名——那张菜单上赫然写着“甲鱼”和“珍珠鸡”,且在菜单最末,还潦草地写了两字,辨了半天,认出了是“清酒”两字。我跟组长相视一眼,都心照不宣。
叫来经办人问话之后,我们确认了菜单上出现的这两样 东西不符合规定,而且这餐饭价格很高。张姐脸色不太好看,辩解说这餐饭没有超标。
确实,乍看之下,餐费与用参人员比例得当,求出人均标准,刚好在标准线之下,没有超标,于是我们又查了接待函,发现了用餐人员信息单里的“猫腻”——接待外省来宾5人,但陪同人数竟然高达12人。当我们把这些问题一一摆出来后,张姐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再也“忽悠”不过去,脸色越发难看,也不出声了。
“现在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力度这么大,盯公务接待盯得这么严,这简直是‘顶风作案’啊,难道不点这些高档菜肴,就体现不了我们热情好客,没有排场就谈不拢一个投资吗?”组长摇摇头,告诫说:“你们单位真的要好好改一改这些‘毛病’了。这个问题必须上报!”检查完毕,张姐把我们送到门口,勉强笑着与我们握手告别,看得出来,她对我十分不满,我也只是笑笑,转身离去。
其实,在把菜单拿给组长看之前,我还是有过小小的犹豫。怕得罪人、熟人说情等干扰因素,在平时的监督检查、审查办案中,还是会时不时困扰着我。但每次内心交战之后,都是一种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感让自己最终战胜了杂音,职业道德占了上风,最后坚持原则,与硬碰硬,哪怕被误解、被愤恨,我都要严格遵守规定,不徇私情。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这是组织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们履职尽责的意义。我想,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对得起这份职业。(砚山县纪委监委王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