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轮值人员交接班注意事项:备足个人生活物品和防疫物品、向上一班值守人员了解饮用水、木炭存量(如需补给请接班同志自行人力运输)、检查对讲机和手电筒电量是否充足。值班主要负责每个点(段)物防设施、监控设施完好情况、定期巡逻排查周边环境可疑情况……”近日,麻栗坡县纪委监委边境疫情防控的“先遣队员”在工作群里传来了一份工作提示。
为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增强边境立体化防控力量,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各项重要举措,确保边境一线安全稳定,该县纪委监委闻令而动,及时对县强边固防指挥部办公室作出的“组织力量下沉各边境乡(镇)开展轮值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在前期已抽调4名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参与挂钩村八布乡哪灯村委会胖甲村小组322-325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的基础上,又抽调了43名纪检监察和巡察干部分批次参与新增卡点的轮流值守。
“在大雾弥漫,山高坡陡的丛林中巡逻一趟摔两跤那是常有的事,受冻挨饿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最吃不消的还是夜巡昼休,生物钟一时难以调节的问题。”该县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邵廷洪轮值结束后与同事们交流,边说边就地拿起一瓶水服下了糖尿病的治疗药物。
该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谢继文是第一批率先派遣的值守队员之一,他和队友杨桂友于1月25日到达325前哨后,发现该哨所是新增值守点,帐篷是刚搭建好的,除电已经接通外,再无其他任何设施。为确保当晚值守任务的顺利开展,他与队友抓紧时间在天黑前搬运木炭、饮用水、着手清理帐篷内杂草,用钢钎挖起火塘生火。忙完这阵,已夜幕降临,又得开始第二次巡逻了,巡逻期间他们不忘就地取材,沿路徒手拔一些枯草,带回帐篷自制简易草垫“沙发床”,为解决深夜犯困轮休做好准备。
“元月27日,周四,战疫第三天。发现的问题:联防所人员变动时没及时开展上岗动员、业务培训,导致出现停电后束手无策;未强调纪律要求,队员带出设施设备没有办理登记和交回手续,导致相关设备无电不能使用和一时不知去向。”除了做好正常的夜间值守巡逻外,谢继文还不忘记录每天的“战疫”日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维,认真总结每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加强规范管理。
在值守的7天时间里,他们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铁丝自制烧水壶挂钩、用矿泉水瓶自制茶杯。有的干部还带上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小狗参与夜间巡逻。他们通过自制或利用巡逻、交接班返程之机一趟又一趟的徒手搬运物资,将前哨帐篷内务所需物品置备齐全,为后面轮值的同志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值守环境。“未来几天低温雨雾天气可能仍将持续,务必保障好联防所、卡点、哨点的物资,按要求落实落细安全防护和御寒保暖各项措施,确保春节期间值守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到位。”2022年春节,麻栗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阮恩登将他过年的地点定在了八布乡的卡点。
除夕、大年初一、初二……春节期间,他白天奔走在八布乡边境一线的各个联防所、卡点、哨所,实地查看沿线疫情防控立体化防控设施运行情况,了解值守人员生活情况、查看过往人员和车辆登记情况、看望执勤守卡群众及下沉一线的各单位干部职工。晚上住在全乡防控压力较大的哪灯村委会胖甲村小组疫情防控卡点,与各级段长、下沉一线值守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分析全乡立体化防控短板弱项,现场指挥调度疫情防控工作。每到一处,他都强调,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复杂,过往人员和车辆明显增多,要加强值守人员个人防护以及处突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值守人员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堵死看牢边境防线。
一个帐篷一盏灯,两张折叠床是春节期间边境线上最美的风景。一轮又一轮,一批又一批,春节前后共有3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和巡察干部到边境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他们放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欢愉,放弃冬日家中温暖的火炉,冒着风雨严寒在边境线上守卡巡逻,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受点小伤就地取材止血处理,谁都没有怨言。他们满怀激情,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一名反腐卫士向一名戍边战士的角色转变,用满腔热血履行着边境一线的日常值守任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们始终初心不改,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勇于担当尽责的行动自觉,把纪检人的“忠诚”写在“战疫”一线。(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