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纪检监察干部,昔日,他们还有一个闪亮的名字——军人。今天,他们用戎旅军魂铸就纪检监察信条,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续写“荣光”。
吕玉潇和同事走村入户,采写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图为吕玉潇在新平街道高末寨村向葡萄种植户了解补贴发放情况。(王铭坚 摄)
她是通信战士,也是宣传尖兵
“大哥,辣椒长势不错嘛,今年的惠农惠民政策在你家落实了没有?”
“大爷,您有80岁了吧,领到高龄补贴了吗?”
2007年,对于文山州文山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吕玉潇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年,她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部队荣当一名通信兵,在这个特殊的大学继续深造,锻造忠诚担当、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2009年退伍后,她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乡镇的一名公务员,之后进入纪检监察系统从事宣传工作。
刚接触宣传工作时,吕玉潇一窍不通,但是她发扬了军人的优良作风,经常深入一线采访,掌握监督执纪成效第一手资料。有时以纪检监察人的身份出现,有时又以“体验者”的角色出场。走进村庄院坝,来到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然后用饱满的笔触和情感为群众发声。从2018年以来,吕玉潇立足岗位职能职责,通过媒体监督推动的方式,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40余件。
吕玉潇还认真钻研业务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动手”的能力。在拍摄《城投硕鼠“覆灭”记》专题片时,她向传媒公司“偷师学艺”,掌握了拍摄的基本方法,在后面的几个警示教育短视频拍摄中,她从写脚本、挑角色、场景设置,到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工作,她都自始至终,亲自参与、认真审核把关,相继拍摄了《换届选举十严禁》《廉洁提醒纠“四风”》等系列短视频,在省、州、市各级媒体传播量达到10万+。自2020年担任文山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以来,文山市纪委监委宣传工作连续3年位列全州8县(市)第一名。
从通信战士到宣传尖兵,吕玉潇不断演绎着军人“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步”的精彩人生。
他的字典里只有一个“干”字
“拼命三哥”,这是大家对富宁县纪委监委派驻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王荣华的评价。“废寝忘食”“一心扑到工作中”“以单位为家”……这些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1995年从部队退役,王荣华被安置到富宁县原郎恒乡政府工作,并于2004年进入纪检监察队伍,成为纪检监察干部,如今已有18年时间,虽已离开部队27年,但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着军人不叫苦、不喊累的优良作风。多年来,因成绩突出,多次获得表彰,先后荣获文山州人民政府年度征兵先进个人、富宁县人民政府征兵年度先进个人、富宁县委县政府行政嘉奖、三等功等荣誉。
近年来,富宁县纪委监委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细落实监督主责。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王荣华在路边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扶贫政策兑现、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刘文章 摄)
对待工作,王荣华的“字典”里就是一个“干”字。2018年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初核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他带领队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不足等重重困难,白天深入乡镇、部门调查取证,晚上加班加点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研判,三天两夜没有回家,按时限要求完成了既定任务。工作任务结束,他回到家休息不到四个小时,就接到通知去配合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调查工作,他连句怨言都没有又返回到工作岗位连续奋战。2021年因他个人出色的表现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被抽调参与留置办案,几乎天天住在单位,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一出差就是几个月“不着家”……
多年来他参与调查处置的案件线索40余件,啃下了各种硬骨头。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冲锋。他虽身处不同领域,立足不同岗位,但一直展现着军人奋勇争先、勇于奉献的最美姿态,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书写了无愧于时代和军旅的精彩人生篇章。
“群众的笑容就是我的幸福”
“云峰,你群众工作经验丰富,那你就去负责老垮勒易地搬迁村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带领群众搞好卫生,美化绿化房前屋后,让新农村有新的改变。”
今年年初,刘云峰援助麻栗坡县疫情防控工作半年,刚回到单位上班,就立即接到此任务,整理行装,继续扎进农村。
刘云锋,砚山县纪委监委干部,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生在农村,长在部队,喜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对刘云锋的简要总结,用刘云锋自己的话讲,贴近老百姓就倍感亲切,动力十足,看着老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在变化,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刚踏进老垮勒村,一排排崭新的屋子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可是走近一看,家家户户门前垃圾乱丢,家用垃圾不及时拿到垃圾箱丢,俨然一幅新村旧样。
刘云锋找到村小组干部,与之商议召集群众来次大扫除。不一会儿,群众拿着扫帚来到指定的集合点,刘云锋以三户为一组划分了责任区进行卫生保洁。这时,有群众小声嘀咕:“就算扫干净了过几天还不是要脏,我就不信能天天扫。”
“我们昨天吃过饭今天也饿了呀。所以我们要像吃饭一样,饭要天天吃身体才会健康,卫生也要天天打扫才能保持整洁干净。”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云锋就这样天天在村里“逛”,看见哪家把垃圾放门口了,就让该三人组把村里主干道卫生打扫一遍,在这样的相互制约监督下,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群众的卫生习惯也在悄悄改变。
不仅如此,刘云峰还带领群众平整自家的房前屋后,动员群众栽花种菜……就这样,老垮勒村一天天在变绿变美。
这就是刘云峰开展农村工作的一个事例缩影,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群众都知道我是县纪委监委的,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要铭记自己是一个纪检监察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不给单位丢脸,不给组织丢脸。”刘云峰说道。(王 艳 王铭坚 李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