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巡视巡察

广南:巡村116个发现问题线索22条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20-01-19 11:38

广南县采取“乡村同步、直接巡村、机动巡村”等方式,先后对116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监督,完成任务数的65.54%,累计发现并反馈问题1044个,立行立改问题810个,移交问题线索22条。

主动亮明身份,消除群众顾虑。为提高干部群众对巡察工作的辨识度,全体巡察干部自掏腰包,订制印有“天之广·云之南”“真拼实干·马上就办”“巡察干部·为民服务”字样的小马甲,统一着装进村(社区)开展巡察工作,既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又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同时,制作发放巡察干部工作证,变传统的“刷脸”巡察到“亮身份”、“亮证”巡察,有效消除群众反映问题的思想顾虑和戒备心理,亮身份巡察后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较过去有了大幅提升。仅2019年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就发现问题线索22条,实现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线索“零的突破”。

进村入户走访,拉近群众距离。坚持“自然村必进、档卡户必访”原则,巡察组分小组进村入户,深入街头巷尾、村头寨尾、农耕路上、田间地头、群众家中进行遍访,通过召开烤茶会、火塘会、路灯会、院坝会、田园会等方式,与群众拉家常、面对面交心谈心,听真话、摸实情、察民情、解民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着力发现和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目前,共走访村小组1260个、走访群众11415余人(次)。

广泛宣传动员,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县电视台、县政务网、廉政QQ群、“清廉广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发布巡察公告,并张贴至村委会(社区)、村小组、农贸市场、集镇等公共醒目位置,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将对村(社区)巡察公告制作成汉、壮、苗、瑶四种民族语言,发放到被巡察村、组,每天通过村广播定时宣传,让少数民族听得懂、弄明白。利用群众赶集天上街摆摊设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既宣传政策、案例警示,又现场接访群众、收集问题、化解矛盾,变座等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接访。目前,共发布对村(社区)巡察公告5次,张贴巡察公告3万余份,上街摆摊设点宣传44场(次),接访群众89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

注重立行立改,解决群众诉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巡察组白天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收集问题,晚上集中梳理汇总问题,召开组务会逐一分析研判,确定立巡立改问题,制作立行立改问题清单,移交被巡察村党组织限期整改,让问题“不扎堆、不过夜”,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对短期内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研判,将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分批移交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限期整改落实,并压实乡(镇)党委整改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目前,共反馈立行立改问题810个,已整改到位729个。

严查快处快办,赢得群众信任。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巡察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谈话了解等方式,把群众反映强烈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巡察着力点,紧盯侵吞挪用、克扣强占惠民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问题,以及“雁过拔毛”“村霸”等难点痛点问题,开展“地毯式”摸排,全面收集问题线索。

累计发现并反馈问题1044个,提出整改意见200余条,督促制定整改措施1000余条,建章立制20余个;发现并移问题交线索22条,立案查处4件6人,启动问责程序3人,给予通报问责4人。(陈开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