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队’又来了,在村小组的科技活动室,大家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赶快去找他们反映!”6月的一天,马关县马白镇沙尾冲村、幸福社区等地村民看到穿着一身整洁迷彩服,背着行军背包的5人巡察组进村时奔走相告,纷纷向村头的活动室涌去。
这是马关县组建“背包巡察组”以来,出现在中越边境山间小道和村村寨寨开展徒步巡村、巡村住村的场景。
边吃边谈,其乐融融
“我们寨子的水闸还是跟背包队的反映后才打开的,保障了我们及时插秧灌溉;我家的房屋漏雨后还是他们帮助协调解决换的瓦;老板拖欠我两个多月的加工石斛鲜条场地租金已经付清,现在孩子上学也有钱交学费啦……”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感谢道,自背包巡察组的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已经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由于巡察组人人背着一个满满当当的行军包,群众都亲切地把巡察组称为“背包队”。
“背包里不仅有铺盖、洗漱用具、水壶、电筒、换洗衣物,还有小锅、口缸、筷子、咸菜、方便面等简单厨具和食材,整个一个行军装扮。”县委第一巡察组新进组的小李打趣道,还特意把背包背后“县委巡察”四个大字亮给作者看,露出一脸的自豪。
“我们为每个巡察组配备一台手提电脑、一台便携式打印机、一部专用手机,方便利用村里的科技活动室、小学校舍等地点现场办公。”该县巡察办主任介绍道,还配备一个装有皮尺、羊头锤、小斧头、螺丝刀的工具包,既可以现场测量危房改造、庭院硬化、厩舍修缮等工程量,又可以就地取材为病残孤寡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修理、修复工作。另外,还做到一村一方案深入查找问题,一事一督办推动解决问题。
“查楞姑弟能展(各位乡里乡亲),如果发现村干部在‘三资’管理上存在违纪违规现象以及有纪律作风问题的请向我们反映……”日前,该县第三巡察组王组长在南捞乡南捞村委会活动室用标准流畅的苗话跟围聚在一起的苗族同胞们进行宣传,他说,我们背包队以院坝会、火塘会、路灯会、微信、QQ、摆摊设点、双语播报、案例警示等形式,面对面,点对点,让巡察工作更加贴近民心民情。
“既锤炼了巡察队伍,降低了巡察成本,也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强化了基层党组织……”自组建“背包巡察组”后,每到一村一地,群众由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到主动讲、放开讲、争先讲,把心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向巡察组反映。目前,在开展巡察的该县10个乡镇93村(社区)中共组建了22个村的“背包巡察组”,成为了活跃在该县中越边境对村巡察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悉,今年以来,马关县制定《县委2020年巡察工作计划》,重点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开展常规巡察,其中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主要聚焦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三资”管理、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等13项内容为巡察重点,同时根据村级走访情况,梳理出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问题清单,为各巡察组开展巡察指明方向,帮助缺乏巡察经验的干部快速进入角色,确保年内完成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全覆盖。同时,将巡察监督与监察监督融合促进,同向发力,形成监督合力。
“巡察背包队是马关县在开展对村巡察过程探索延伸出来的一种有效方法和路径,解决了以往巡察在机关上巡、在车轮上巡和在材料上巡的问题,助推打通巡察最后一米。”该县县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了5轮对村巡察,共派出22个组次的“背包巡察组”深入到村村寨寨开展工作,累计发现问题1153个,立行立改问题3755个,发现问题线索46个69人。(李万辉 王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