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巡视巡察

麻栗坡:巡察利剑插边疆 老山脚下扬清风

来源: 文山州纪委州监委 发布时间: 2020-12-13 11:51

麻栗坡县自2018年12月率先在文山州探索开展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试点工作以来,立足“边疆、民族、山区、原战区”四大县情特点,准确把握老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优化创新破解巡察难题,总结形成对象要准、队伍要硬、准备要足、宣传要广、渠道要畅、分类要精、成果要实的对村巡察试点经验。

该县认真提炼总结巡察经验和收集典型案例,集中精力打造了天保村、铜塔村两个示范点,组织示范点干部群众讲好麻栗坡巡察故事,让示范点成为对村巡察工作的复盘基地,展示好麻栗坡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经验成效。突出精心谋划在先、摸清底数在先、统筹安排在先,将村级党组织巡察与届内巡察全覆盖一体推进,同步落实。坚持队伍组建到位、动员培训到位、工作保障到位,夯实巡察基础。聚焦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这个重点“人”、抓住村级基层党建这个重点“事”、紧盯脱贫攻坚这个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巡察,提高巡察的精准度。实施巡察整改情况考评、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问题整改追责问效“三项考核”,强化成果运用。

每轮巡察前,该县委巡察办强化多方联动,靶向发力查病因,及时向县纪委、组织、审计、财政、政法等部门发出征求意见函,收集被巡察对象问题线索,并组织巡察组干部进行分析研判,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提高巡察发现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常态化交流”制度,每轮巡察至少组织一次巡察干部与纪检监察室办案人员针对巡察如何精准发现问题、如何开展谈话、如何提高问题线索证据资料收集工作等实务进行探讨交流,分享工作方法。

该县将基层组织建设软弱涣散、问题矛盾集中、信访量大、环境恶劣、社会秩序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工作责任不落实的村级党组织作为重点监督对象直接驻村巡察,进行全方位政治体检,其余村级党组织采取巡乡带村方式进行巡察监督覆盖。开展对村巡察每个巡察组保障每组人员不低于5人,为巡察组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巡察期间除召开动员会、发布张贴巡察公告等常规宣传外,结合巡察工作内容、村情民情民风,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宣传。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访,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座谈会,在农家庭院、田间地头、施工现场、街头寨尾走访群众,巡察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最大范围收集社情民意和问题诉求。将巡访信息“一把抓”回来后,坚持“昼巡夜结”组务会研判制度,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按照回复、诉求、提请协助、问题、反馈分类登记,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及时移交乡镇党委和相关部门限时办理,及时向群众作出回应,保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针对巡察发现的村委会、村民小组普遍存在村务公开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县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细化明确23项村务公开内容和流程,推动实现了村务公开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该县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委巡察办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以巡察建议的形式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共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巡察建议17份,督促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在全县开展对照检查全面整改,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3项。

据悉,该县还依托办公场地的墙体、走廊、会议室打造巡察文化走廊,图文并茂展示对村(社区)巡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果运用、强力震慑的工作场景和巡察典型案例,并拍摄《巡察利剑、老山脚下扬清风》视频短片,利用每轮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的契机,组织被巡察对象、新抽调巡察干部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巡察、重视巡察、支持巡察,从而提升巡察工作“辨识度”,为巡察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该县已对10个乡镇79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试点工作,累计发现问题2495个,移交立行立改1545个,反馈整改950个;累计发现涉及村(社区)干部的问题线索36条,已办结16条,约谈6人、通报2人、问责1人、免职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 (田玲 刘显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