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巡视巡察

斗咀村的蜕变 ——文山市对村巡察试点(斗咀村)工作成效纪实

来源: 文山州纪委州监委 发布时间: 2021-02-19 08:55

云南省文山市柳井乡斗咀村,青山环抱,绿树掩映,河水清澈。一幢幢漂亮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分列入村路两旁的桂花树芳香四溢,村寨里鸡犬相闻,干净整洁,村民们谈笑风生,和睦相处......这是在对村巡察试点斗咀村开展巡察整改质效回访评估时看到的新景象。

“对村巡察是同群众零距离打交道,听到的是基层最真实的声音、看到的是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我们会对症下药,群众需要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纠正什么,让群众在巡察中得到实惠,找到幸福感、获得感。”第一次“挂帅”担任对村巡察组组长的王恩发感悟道。

斗咀村的变化就得益于这次文山市委开展的对村巡察试点工作,通过巡察发现问题,推动问题整改,才让这个浑身是病的“问题村”,在2年时间里实现了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从一个全乡排名靠后的落后村蜕变成了示范村、标杆村。

书记“玩失踪”,重选当家人,建强党组织

“我们来了3次,都没见到村总支书陶某某,村里的其他人都联系不上他。”2018年11月,文山市委对柳井乡斗咀村党总支开展巡察时,有群众向巡察组反映。巡察组在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斗咀村两委班子存在工作拖沓,不团结,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及时,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上下班制度形同虚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问题。在查阅村委会台账时还发现,“三会一课”几乎没有开展过;党总支、村委会、监委会的会议记录零散、混乱;村集体经济来源仅靠400多亩的林场出租;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执行打折扣,落实不到位。

“在检查考核评比中,斗咀村年年排名靠后。”巡察组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一提及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履职情况时,群众们意见很大。

“群众富不富,全靠村干部;群众有没有,要看一把手。”巡察组发现诸多问题后,立即向柳井乡党委和斗咀村党总支作了反馈,责令乡党委限期整改,相关问题及时移送。柳井乡党委及时对斗咀村党总支班子进行了重新改选,配齐配强了村总支书记、副书记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市纪委对上一届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工作落实不到位的1名村干部进行了问责,对原党总支书记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新成立的村党总支班子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完善村级党组织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14项制度,通过抓班子和制度建设,斗咀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了所有村民的改圈、改厨、改厕工作。黄果冲、长冲两个村小组新装45盏太阳能路灯,从此告别了摸着黑夜走路、开会召集不齐的日子。

铺平“烂泥路”,引进产业来,拓宽致富路

“2018年巡察组来的时候,我是第一个站出来反映修路的问题。我们的土地都在河边,种出的农作物全靠人背马驮,有的庄稼种上了但拉不出去,造成大部分土地撂荒。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粮食拉不出来了。”搬迁户刘贵美最有感触。

斗咀村有一个村小组叫河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的路程,有53户245人住在那里,常年受到地质灾害和泥石流的威胁,通过乡党委和村委会做工作,整个村小组搬迁到了村委会所在地,但大伙儿养家糊口的营生还在那里啊,每一次回去干活不是搞得灰头土脸就是陷在半道儿上,有车也进出不了,河边的村民们苦不堪言。

“我们一定要让搬迁出来的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巡察组详细了解情况后,将这个问题作为市级部门牵头整改的问题进行了反馈。

“修路不是两三天就能修好的,市委巡察办把这个问题作为长期跟踪督办事项,一直跟踪进度协调推进,紧盯未整改的问题,做到路不通,不销号,不撤兵。”经过多方协调,市级交运、扶贫有关部门群策群力,积极将项目纳入脱贫攻坚项目盘子,筹集资金170万元,于2020年6月修通了这条产业致富路。村党总支积极动员村民们实行土地流转、外包,引进一家果蔬公司到河边发展了1100多亩青花椒产业。

“土地流转费一年有39万元,在花椒地里务工收入有96万元,就这两样,河边的村民们人均纯收入就有5500元,已经达到了脱贫的标准,现在村委会想的是如何让群众发家致富的问题。”村总支书权再冉为村民们算了一笔收入账,还将扩大青花椒种植面积,实现村民们家门口就业、增收两不误、双推进。

向生态要红利,看到长势喜人的青花椒,斗咀村党总支又在石头山上打起了主意,引进另外一家公司投资到斗咀村黄果冲等5个村小组,在山坡上大力发展沃柑产业,逐步实现“石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的愿望。

“现在斗咀村的这两条产业路,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致富路。村民杨文俊建盖的具有苗族特色的小农庄还成了附近村民的抖音网红打卡点。”柳井乡分管农业的陶副乡长高兴地说道。

革除陋习俗,树立新风尚,展现新面貌

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尊老爱幼,夫妻平等,家庭事务要共同承担;环境卫生实行“积分制”管理……斗咀村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群众爱饮酒、赌博,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致使多数村的卫生环境“脏”“乱”现象突出,村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巡察组坐下来与村干部详细研究,共同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

“以前村里赌博成风,村规民约出台后,发动全村人共同监督,喜欢赌博的人就慢慢收敛了。”村小组长陶仲能如是说。  

“基层连着中央,上面有什么新的政策,村干部都会及时传达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村里就组织村民学习过。村民了解了上面的精神,比跑一百次、做一百次工作都强。”村总支书权再冉深谙其中的道理。

为了提升人居环境,柳井乡党委积极与林草、环保等部门联系,在进村路的两侧栽种了桂花树,围起了栅栏。每一个村小组都修建了垃圾池、畜粪池、公用厕所,并要求各家各户必须每天打扫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让整个村子经常保持清洁。黄果冲村的陶自友家还作为全乡的卫生示范户,让其他村委会和村小组来参观学习。

傍晚时分,斗咀村的村民们吃过晚饭,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文化广场,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热情的舞蹈,把日子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文山市纪委监委 伍尚洲 王铭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