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纪检人·手记】第一次做笔录

来源: 广南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2-05-18 00:00

“小陆,明天有个谈话,由你来做笔录,这是谈话提纲,你先熟悉一下”。

“谈话?”我一时不知所措,虽然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已经有段时间了,但要么被抽调参加巡察,要么只负责内务一些信息简报、表册的报送,对于谈话、办案我还从未接触过,内心激动又忐忑。

“别着急,我也在的,有什么问题我会及时帮你纠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办理信访举报件、做笔录也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你总不能一直做内务,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李书记看出了我的担心安慰到。

“嗯,好的,书记,我一定好好熟悉提纲。”我拿着谈话提纲回到座位坐下慢慢看了起来。

为了做好这份笔录,我还特意找来信访举报材料了解有关情况,很晚才回寝室睡觉,但大脑里一直预想着明天即将开展的谈话场景,久久无法睡去。

第二天,被谈话对象到了以后,我们的谈话开始了。出示工作证、宣读谈话告知书......

整个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而我的笔录离要求却相差胜远,在李书记的指点下,反复修改后,这份笔录才最终完成。

事后,李书记给我讲:“做谈话笔录是我们取证的重要步骤,要实事求是,合规合法,不能有马虎的心态,基本信息不能省略,而且既要记录详细,还要注意措辞,该有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

通过这一次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了谈话是一门“艺术”执纪审查谈话更是如此。办案人员做到对嫌疑人知己知彼、了然于胸,以便采取适当的谈话方式,打开被谈话人的心结,和被谈话人建立信任感,让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其如实交代违纪事实;要本着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帮助其及早悬崖勒马,真正做到对教育和挽救干部,因而要因情施策、随机应变,不是为了撬开嘴、拿证据,把办案人员和被审查调查人搞成敌对关系。

谨记教导,戮力前行。以后我要多向领导、同事学习谈话的技巧以及方式方法,向书本学习理论知识,为自己蓄力充电,增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新的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岗位和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