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组织建设

突出四个作为,一线选人导向更鲜明

来源: 文山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0-01-03 00:00


       今年以来,文山市突出担当作为,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聚焦高质量脱贫摘帽搭平台、提素质、建机制、强激励,努力把干部的人力优势转化为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劲动能。

       树牢正确导向,让干部“能为”有舞台。坚持“重担当、重实绩、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制定出台《文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44名优秀干部,占新提拔的51.16%。严格执行保持贫困乡镇党政正职稳定相关规定,坚决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有针对性地选配53名专业技术干部、乡镇“本土”干部充实到乡镇(街道)、扶贫行业部门班子中,调“下”5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力干部。坚持力量向一线聚集,及时从市属部门选派干部充实乡镇工作力量,确保乡镇公务员空编在10%以内,将全市62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驻村工作队中,抽调善做群众工作、不怕吃苦的“二线”干部到产业发展、水库建设、易地搬迁等项目一线攻坚克难,切实把全市干部的思想、行动聚焦到脱贫攻坚一线,不断教育引导全市干部到脱贫一线建功立业。

       强化政治历练,让干部“会为”有办法。立足脱贫攻坚短板、弱项,以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为主要内容,充分整合发改、住建、、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培训资源,抓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培训,不断提升扶贫干部专业化能力,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行业干部、扶贫系统干部、帮扶干部和贫困村干部5类干部的全覆盖培训。立足扶智与扶志,依托“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自强?诚信?感恩”等主题活动,大力弘扬“西畴精神”,深入推进“三讲三评”工作,教育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不懈怠,引导党员干部苦干实干加油干,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0余件。

       突出甄别研判,让干部“敢为”有底气。结合大调研、机构改革、督查巡察等重点工作,组建专题干部队伍调研组,深入脱贫一线、项目现场、贫困群众中间,面对面与一线干部、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认真听取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意见,全面掌握班子和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作用发挥情况。综合分析部门单项考核、日常考察、专题调研、专项巡察、经责审计等结果,及时发现甄别出脱贫攻坚中敢担当、善作为、受公认的干部,并纳入“四类干部”进行跟踪培养、提拔使用。2019年,全市共储备脱贫攻坚一线“四类干部”150余名。

       注重关怀激励,让干部“愿为”有保障。严格执行《文山市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继续落实干部提醒函询诫勉、环保专项审计、外出报备请假等制度,对82名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诫勉谈话,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扎实开展县以下职务与职级晋升工作,积极探索澄清正名机制,优先对57名脱贫一线成绩突出的干部晋升职级,对3名被诬告陷害干部澄清正名,切实为一线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全面落实乡镇岗位补贴、政法津贴、纪检津贴、驻村补贴、年度体检、困难职工慰问等待遇保障政策,确保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安身、安心、安业。2019年,组织9343名干部职工进行体检,组织全市82名脱贫攻坚一线优秀职工、优秀乡村医生、优秀乡村教师等一线职工进行疗养休养。(中共文山市委组织部  冯洪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