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砥砺初心,勇担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全会部署的任务落到实处。
“严”就是讲党性、讲原则。讲党性、讲原则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生命线”。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的党员领导干部就容易失去党性、原则,到最后就毫无党性、原则。
秦永,云南省文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在2019年7月的一天晚上,秦永开车参加一次私人晚宴,席间,虽然有人劝他不要喝酒,他自己也表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他还是喝了两杯白酒。散场时,原本想找代驾的秦永,见一直下着雨,想到饭店离家不远,代驾一时半会也到不了,就心存侥幸开了车,最终酿成一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后,秦永一边处理事故,一边打电话找来不是公职人员、也未喝酒的朋友李XX过来“顶包”,但事情很快就被揭穿。在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人员到看守所回访秦永的时候,他泪目掩面忏悔到“我每天都在忏悔自己的罪行。受党教育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能克制那份侥幸?为什么要去挑战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然而,这一个个“为什么”显然来得太迟了。最终,秦永被“双开”。
可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把“严”的主基调象血液一样注入到思想、骨髓里,那守望的方向就会渐渐模糊,前行的道路就会慢慢偏离。
“严”就是守住初心、担好使命。“守初心、担使命”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命根子”,“严”是践行“初心、使命”的“螺丝钉”,只有越拧越紧,初心才会更牢固,使命才会更光荣。如果初心一旦裂缝,就很难再缝补,使命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
经查,2008年,云南省文山市新平街道新平坝村小组长马成方采用虚构集体土地6.15亩的方式,骗取国家征地补偿资金38万余元;2011年,将出卖集体土地的8万元土地款合伙私分;2013年,在未召开村民大会的情况下,伪造租地协议,把租用集体土地的30万元租金不入集体账户,和另一名村干部均分;利用担任村民小组组长的职务便利,受贿和向承建工程的老板、有求于他的村民索贿共计31.29万元。最终马成方被开除党籍,其涉嫌贪污、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
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尺度不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打通监督执纪问责“最后一百米”,直抵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监督的威慑常在、成效常在。特别对于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更是要“严”字当头,下大力、出狠招,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坚韧和执着,清除围绕在群众身边嗡嗡乱叫的“苍蝇”,重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严”就是始终如一、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纪检监察工作坚定稳妥、扎实有效,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成绩。
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引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如果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前行的道路上拐了弯、变了质,那等待他的只会是“一间牢房,一张床”。
党的十八大以来,挂在墙上、写进书里的违法犯罪案例不计其数,无论是“阎王”还是“小鬼”,无论是“天边人”还是“身边人”,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前半生都很励志、很廉洁、很正义,但后半生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成了别人攀爬的“梯子”,捞钱的“扒子”,最终“晚节不保”,从“好同志”沦为了“阶下囚”。
“严”就是衣服上的每一粒“扣子”,不管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每一粒“扣子”都要扣“严实”,如果哪一粒“扣子”没扣紧或者脱落了,都会有“风”进去,都会引起“感冒发烧”,时间长了,就会“病入膏肓”、无药可治。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因为“严”,可以让党和国家少受损失;因为“严”,可以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走弯路,因为“严”,可以让人民群众早日过上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