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镇供水服务站向群众多收取的材料费54697元,已经全部退还群众。”不久前,文山市委第五巡察组撤离前的沟通会议上,被巡察单位负责人向巡察组汇报了立行立改事项办理情况。
此前,巡察组对市属国有企业七都建发集团党委及其下属子公司开展巡察监督,在查阅水利水电公司资料时,一份存在“差价”的项目清单引起了组员的注意。
“你们看,古木村委会水利项目中当地供水服务站采购材料的价格,每一项都比向群众收取费用的价格稍低一些,中间的‘差价’到哪去了?”发现问题后,巡察组随即开展调查走访,事情原委逐渐清晰。
原来,为改善灌溉条件,2022年11月古木镇古木村委会向镇供水服务站提出申请,希望在群众承包地相对集中的地方安装供水设施。经服务站与群众协商,决定采取“群众出资+供水服务站出力”的方式实施该项目,水管、水表安装完成后产权归群众所有,服务站则收取水费和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由于大部分群众对项目所需材料不熟悉,就把相关采购事宜委托给了服务站负责,其中主水管费用由群众均摊,各户接到自家农田里的支水管费用则根据实际距离测算后收取。
“我们家当时一共交了1260元,因为比较信任服务站的同志,就没有要求他们给收据,材料的具体费用也没看到在村里公示过。”直到项目顺利完工,安装水管、水表的群众都没有察觉材料价格可能存在问题,但镇供水服务站却辜负了这份信任。
“原本我也是按照公司的参考价格向群众收取的钱,但是后来实际支付给供货方时,因为数量较多,价格就比公司参考价稍微低一点,这部分‘差价’每户的都不一样,要退的话还要重新计算,费时费力,我就暂时放着没有退了。”该镇供水服务站站长面露愧色。
据统计,该项目涉及的群众有400余户,每户被多收取的费用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累计产生54697元的“差价”,就这样存放在了供水站站长的个人账户上。
“该收的钱要收,但不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拿,这是典型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不能因为群众没有发现就放任不管,必须高度重视,从根源上、制度上解决问题,保证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随后,巡察组将古木镇供水服务站的问题按程序移交七都建发集团党委,要求其举一反三,立行立改。
2023年10月,七都建发集团党委对水利水电公司班子成员进行提醒谈话。11月,水利水电公司根据公司责任追究办法,免去古木镇供水站原站长职务,同时对全市供水服务站站长进行集体约谈,要求严格按照公司相关章程收取群众服务费。
“再小的权力失去监督都有可能被钻空子,成为影响本单位、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会后,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再次告诫被巡察单位,要以真抓实改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刘利娜 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