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内道路修好了,筹资修路的钱也退回来了,事情能圆满解决真是太好了!”文山市委第三巡察组到秉烈乡卡作村委会上幕村开展回访时,该村村民龙大爷开心地拉住巡察组同志的手说道。
为何集资修路还要退钱?这事得从巡察组进驻秉烈乡开展“巡乡带村”巡察说起。
巡察伊始,巡察组就不局限于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主动下沉村寨走访,倾听群众心声。
“老乡,这路看起来已经硬化有一段时间了,养护的挺不错。”在该乡卡作村委会上幕村一条村内道路旁,巡察组同志与村民攀谈起来。
“是啊,以前这条路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现在路修好了、也干净了,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村民龙大爷高兴的话说到一半,有些迟疑起来:“不过,大家集资修路的钱还没有退还……”
“这路不是政府投资修的吗?怎么还涉及退钱?”注意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巡察组副组长一边聊天,一边示意组员记录下该信息。
原来,卡作村委会上幕村内有一条长约3公里的泥土路,一到雨季,路面又烂又滑,出行很不方便。该村就于2014年召开群众会动员大家筹资和投工投劳,准备对路面进行硬化,当时共筹集到修路资金4.1万元。但还没等动工,2015年政府就投资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这笔资金因此没有使用。此后,由于群众对如何处理该笔资金的意见不能统一,就留在了村上保管,几年来,既没能及时退还群众,也没给出统一的答复,导致部分群众心里逐渐产生不满情绪。
在巡察组带着问题进行多方走访了解的过程中,村民们既对修路表达了认可和满意,又都忍不住念叨几句:“本来政府修好了路大家都开心,但这都几年过去了,当时凑的钱还没给个说法。”“跟村上反映好几次了也没用,都不知道这事该找哪里反映。”
“当时村干部能积极带领群众修路本是件好事,群众也尽力为修路筹集了资金,这是出于对村级事务的支持和对村干部的信任,最后由政府投资修好了路,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决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把大好事做成了坏事。”了解情况后,巡察组及时与卡作村“两委”干部进行谈话,并按程序向秉烈乡党委和卡作村党总支进行反馈。
秉烈乡党委和卡作村党总支收到反馈后,挂村领导对卡作村“两委”进行谈话,并及时组织召开群众会,对筹集资金保管情况作出说明,最终经群众会同意后根据收取清单逐一清退了筹资款。
截至目前,4.1万元筹集资金已经一分不少地退还到群众手中。
“好事做到底,莫要做半边!我们‘巡乡带村’就是要找出基层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要求中存在的温差、偏差、落差,让基层干部在办成事的同时,更能办好事,别让美中‘不足’伤了群众的心。”告别上幕村,巡察组长语重心长地对组员说。(蒋茂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