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肯定是被老组长贪污了!”“怎么可能,是当年有几家就没有交钱。”“那你说是哪家没有交钱嘛,账本都被你烧了当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在文山市薄竹镇摆衣寨村龙古舍二组的群众会上,刚提起村级公益项目资金有关事宜,群众便和原村小组长之子争论起来。
参会的文山市委第三巡察组组员面面相觑,不由向已习以为常的村干部询问缘由。
“这是我们村很久以来的一块心病,每次开群众会都有人会提起,很是头疼。”现任村小组长叹了口气,慢慢讲述起这笔8年前的“坏账”。
2015年该村35户群众曾每户集资300元用于修建进村道路,后来因财政奖补资金足够支付工程款,这笔钱就没有用到,村民一直以为集资款还在村集体的账上。直到负责收钱和入账的村小组老组长去世,大家才发现,这笔钱仅入账8111元,剩下2389元没了“下落”。
“我们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做的工作也都做了。”负责记账的村小组副组长告诉巡察组,老组长去世后,他和其他村干部多次和老组长儿子谈话做工作,还把记录集资情况的账本交给了家属查阅,老组长家依然拒不退还这笔钱。
“账本已经烧给我爹了,谁再提这笔钱就到他那里说!”在一次群众会上,因双方言语冲突,老组长儿子更是作出了烧毁账本的过激行为,让众人的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说到底是干部作风出了问题,‘躺平’只会让事态越发严重。”了解清楚情况后,巡察组将该问题反馈至薄竹镇党委及摆衣寨村党总支,督促及时整改。
随后,由镇党委牵头,镇村干部再次来到老组长家中,经过耐心细致的讲解,老组长儿子终于说出心里话:当年老组长应该确实收到全部集资款,只是因为群众交钱时间不集中,后面交的就没有入账,不退还集体是因为部分群众说话难听,烧毁记账本更是一时冲动。
心事说开后,老组长家属主动邀请村“两委”干部组织召开群众会,向村小组补交了未入账的2389元,村“两委”干部也向群众提议,今后不要再因此事指责老组长家。至此,横亘在群众心中八年的揪心事得以解决,该村群众会的氛围也重新恢复融洽。
“如果一开始就把群众‘烦心事’当做自己‘操心事’,这个问题就不会拖延这么久。”文山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解决群众烦心事上找准“病因”,严肃惩处群众身边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督促各部门履职尽责,真正实现干部“多跑腿”,群众“少烦心”。(刘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