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市高质量做好每轮巡前准备工作,助力巡察备好课、开好局,持续提升巡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为提升巡察工作质效,每轮巡察启动前结合被巡察单位行业特征及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专业特长、任职经历、年龄结构等因素,从各单位推荐的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党员干部中抽调巡察人员,同时有针对性从“人才库”中抽调人员参与巡察,健全完善抽调人员考核激励机制,选优配强巡察人才,为巡察监督提供人才支撑。
“每轮巡察前我们把‘巡察是什么?为什么开展巡察?怎样开展巡察?开展巡察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内容作为巡前第一课进行专题辅导,切实解决抽调人员角色转变不及时,进入工作状态慢的问题。”该市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巡前培训是确保巡察高质量破题开篇的关键,该市把开展巡前培训作为提升巡察干部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上多点发力,采取“上级派员”“本级自建”“外部邀请”的方式,从巡察业务、行业专业知识等方面强化师资库的建设。认真总结分析巡察干部在履职能力、业务技能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点,精心设置课程,开展集中培训。每次集中授课结束后,各巡察组组长及时组织组内成员围绕授课内容并结合被巡察单位主责主业履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研讨交流,让组员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熟悉巡察工作流程。
“我们根据不同的被巡察单位,细化政治体检清单,比如,在社区巡察中,匹配运用‘2+3+X’模式研究制定问题清单,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个方面进行大分类,形成‘城市+’‘涉农+’个性化分类监督重点清单,真正做到精准‘把脉’。”该市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给被巡察单位党组织精准“画像”,通过“报送分类、办组研判、组上制定”的方式,聚焦被巡察单位职责定位、行业特点,采取“1+X”“2+3+X”“3+X”方式制定重点关注问题清单,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等问题。其中“1+X”运用于市级部门和乡镇(街道),指1份共性监督清单+“X”项指标;“2+3+X”运用于社区巡察,“2”指农村社区+城市社区,“3”指三类社区,“X”指16项具体指标;“3+X”运用于乡镇村级党组织巡察,“3”指三类村,“X”指16项具体指标。
“你认为班子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四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开始前,文山市委巡察组向被巡察单位开展巡前调研,向干部职工了解相关情况。
为破解巡察组对被巡察单位情况掌握不全面、对干部了解不够等问题,该市扎实做好巡前调研工作。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地了解、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被巡察党组织及涉及的相关行业部门开展调研,对被巡察党组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在充分收集巡前案头资料的基础上,对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重点事、重点人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组织召开巡前情况通报会,由各巡察组对涉及提供案头资料的相关负责人了解详细情况,掌握廉政风险点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确保巡前信息掌握更加精准、更加聚焦。(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