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是以廉洁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的一种政德的教化。通过廉洁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间将廉洁文化印入脑海,形成廉政信念和廉洁信仰,进一步提升个人对为官从政的认识,从而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袭。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廉政教育从古至今从未断绝,“清正廉明”“吏治清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作从政者的主要行为规范。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蕴含了许多廉政精髓,无论是廉政思想、道德教化、制度建设以及优秀事迹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题材,在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中,“廉洁”“廉平”“廉正”“廉直”“廉谨”也是主要的道德准则。所谓“廉者,民之表”,“廉者,仕之本”,“廉耻,立人之大节”,“廉耻者,士人之美节”,以此来训诫官员要想永为贤称,于天地之间万年不朽,须得无作是非,以德助行,为民造福。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为了引导干部清正廉洁、守公德、严私德,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参与政治和主动监督的积极性,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构筑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廉洁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思想道德精髓,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要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群策群力。所有单位都应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将警示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廉洁文件建设深入开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研究和建立持续性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廉洁文化建设既立足当前,又影响长远,不断巩固和拓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成效。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在一些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占领的思想阵地有限,靠关系、买职位等现象频发。受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如谈腐不惊、见腐不怪、缺乏信仰、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等。廉洁文化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近年来,人们对“发展第一位”的认同可谓深入人心,不少人把发展片面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仅仅等同于GDP增长,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GDP增长,对“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人”的重视程度,忽视了廉洁自律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另外,“关系学”、赌博等腐败文化甚至比廉洁文化流行更快更广,如“有权不用,过时作废”,“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等反映腐败文化的顺口溜被人们记得滚瓜烂熟,叫得朗朗上口,而有关廉洁文化的格言、诗词、顺口溜等,人们却逐渐忘记。
发生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个人主观世界改造,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想腐败”的思想动机;那些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有良好党性和职业精神的领导干部,可以更加自律,抵制诱惑。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持续不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教育,使其严于律己,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自觉抵制名利、金钱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革命气节,从而达到清正廉洁的目的。
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提出,拓宽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领域,宣传教育的对象得到扩大,形式也变得丰富起来,宣传的内容呈多样化、多层次趋势,更容易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从而潜移默化产生影响。因此,利用廉洁文化的感召力,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在全党全社会弘扬廉洁思想、提高廉洁意识、营造廉洁氛围、预防腐败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