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虚心接受组织对我的批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强化责任担当,果断、高效处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麻栗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干部因对黄码人员进行核酸样本采集不及时,在组织提醒谈话后的认识表态。
近日,麻栗坡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处置不及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一对一提醒谈话,督促及时抓好整改,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立足职责定位,前移监督检查关口,坚持提醒在前,推动疫情防控期间“第一种形态”运用常态化,着力筑牢第一道纪律防线。
该县纪委监委坚决把纪律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在保持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同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加强监督和正向激励相结合,因人因事施策,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担当、敢作为。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保护党员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精准把握“第一种形态”运用目的,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灵活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等多种方式方法,让红脸出汗常态化。谈话中既有和风细雨的“温馨提示”,也有直击问题的严肃提醒,促使党员干部敞开心扉,主动认领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充分发挥了“第一种形态”提醒保护、关爱激励的双重效果,让疫情防控监督执纪有力度有温度。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工作,及时印发《麻栗坡县疫情防控一线监督行动实施方案》,整合县乡两级监督力量,成立6个专项监督检查组、1个机动检查组、11个乡(镇)纪委检查组,深入防控一线,紧贴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实“监督的再监督”。各检查组坚持抓早抓小,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找准“关键人”“关键点”,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让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正视问题,第一时间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改进措施,避免小错变大错,及时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整改,严防领导干部“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对“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压的不实、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有落差、疫情防控工作不重视”等问题进行处置,其中开展提醒谈话8人(次),约谈1人,诫勉谈话3人,谈话提醒2人,批评教育1人,既严明了纪律尺度,又彰显了组织关怀,有效督促各单位、各部门主体责任上肩。(陆红贤 张莹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