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有效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近日,西畴县纪委监委按照“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选取该县蚌谷乡龙正村委会及下辖22个村小组作为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由县纪委监委实施提级监督,着力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有效遏制“小微腐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纪法保障。
明确监督重点。县纪委监委及时制定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方案,明确监督内容,紧紧抓住乡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决策不科学不规范、管理不民主、公开公示不到位、执纪执法不严格等为监督重点,紧盯相关部门落实责任、村民自治作用发挥、村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2013年以来村委会、村小组的集体“三资”进行全面盘点,全面了解和掌握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情况。着力发现在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中执行制度不严,监管缺失,村干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违规决策、暗箱操作等损害村集体利益问题。
成立工作专班。县纪委监委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由农村“三资”监管涉及乡(镇)党委政府、农科、财政、审计、民政等单位(部门)组成,专班成员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紧紧围绕“村集体资金高效利用、资产充分盘活、资源合理配置,村干部廉洁履职,群众高度认可”工作目标,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不定期组织召开情况分析会议,梳理总结各时段工作,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调整下步工作计划,依规依纪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压实工作责任。县纪委监委按照“自检自查—清产核资—进驻走访排查”的工作步骤,压实涉及“三资”监管乡(镇)党委政府、县级职能部门、村党组织落实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责任,督促各单位(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扎实有效推进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村党组织对村委会及所辖村小组2013年以来的村集体“三资”情况进行大排查、大起底,收集整理涉及村集体“三资”的有关台账、单据、凭证、表册等资料,对照检查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作好准备。由县农科局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村集体“三资”情况进行清理核实,按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监督台账,做到情况明、数据准、底数清。工作专班在村级党组织自查和相关职能部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对村巡察、审计等,开展进驻监督,通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谈话了解、实地查看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全面排查存在问题。
问题线索处置实行提级管理。县纪委监委对试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线索实行提级管理和处置,属于整改类的问题,及时向涉及“三资”监管的乡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并督促限期整改;对属于问题线索类别的,及时报县纪委监委进行分类处置。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及涉及试点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问题,一律提级处置、限期督办、快查快处;对反映涉及试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信访举报,由县纪委监委定期分析研判,明确处置方式,牵头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核实;对在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时进行通报曝光,督促强化警示教育、以案促改。
深化以案建制及经验推广。该县纪委监委认真梳理总结提级监督试点、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分析存在的风险点及薄弱环节,以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督促涉及“三资”监管的乡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一案一整治”,查找和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上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推动、边总结的工作原则,对试点村的“三资”提级监督工作认真分析总结,提炼出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进行逐步推广,确保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在全县逐步铺开并凸显成效。(杨兴刚 王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