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前哨”“探头”作用,提高精准发现问题能力,砚山县采取“一乡一策”指导方式,有效提升村(居)务监督质效。
近日,砚山县阿舍彝族乡针对村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理了“易错本”,以整改问题为导向,采取“会上培训+会后指导”的方法,对村务监督工作中不会监督、找不准切入点、“三公开”内容不全等问题开展专题培训,靶向治疗,同时,增设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有话说”环节,邀请村务监督工作开展较好的村(社)作业务经验交流。
阿舍彝族乡的做法是该县采取措施强化村务监督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砚山县选优配强了108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各乡(镇)通过任职谈话、警示教育、廉政谈话、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水平和监督意识,确保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能履职会履职,真正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
“坝心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作踏实认真,但工作不够灵活的问题,要在具体工作中及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加强日常指导;鲁都克村村务监督工作人员为新任人员,对纪检工作不太了解,工作推进缓慢,要进村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
该县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制定了“一乡一策”指导方案加强对村级监督业务指导。同时,积极搭建实战练兵平台,让新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全程参与惠民政策落实、党委(总支)主体责任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专项监督检查,适时安排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人员到乡(镇)纪委跟班,全程参与乡(镇)纪委日常监督执纪相关工作,通过以案代训、跟案培训、跟班培训等方式,全面强化村级纪检干部履职能力,打通工作“肠梗阻”,让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探头”与乡(镇)纪委的监督执纪“同频共振”。(王建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