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评论之窗

制度执行既要有“硬气”也要有“烟火气”

来源: 人民论坛网 发布时间: 2025-07-16 11:46

制度如医,既需手术刀之锐利精准以祛沉疴顽疾,亦需如汤药之温和持久以固本培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等党纪法规密集出台,为纪检监察工作立下坚实“钢骨架”。制度执行只有接“地气”、通“人气”,方能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雷霆手段”筑牢制度权威。制度执行之“硬”,首在“硬监督”与“硬约束”。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保持高压态势,用好“雷霆手段”,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及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让“伸手必被捉”成为不可撼动的铁律。比如,紧盯项目建设、民生保障、惠民资金发放、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精准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深挖细查,揪出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之人,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唯有如此刚性执行,做到动态监督不留死角,方能使制度长出“带电的牙齿”,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日常遵循。

以基层智慧注入“烟火气息”。让制度更富“烟火气”,还须打通“最后一公里”,使条文在基层土壤中深深扎根。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法规条文的理解程度,直接关乎制度效能。纪检监察工作应创新方式方法,如将条例法规等严肃条文转化为亲切乡音、具体事例,以方言短片、典型案例漫画等形式解读纪法,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让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感受到制度就在身边守护,法律威严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

以“严管厚爱”彰显制度温度。执纪问责不是终点,更需注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初心。对受处分干部,当建立科学回访教育机制,助其放下包袱、重燃干事热情。比如,文山州某位曾受处分的乡镇干部,经组织耐心教育引导,在乡村全面振兴一线重焕担当,其转变正是制度人性化温度的生动体现。同时,对受处分干部进行动态回访和跟踪,开展“暖心”帮扶,通过心理疏导和岗位技能培训,推动“有错”变“有为”。

制度执行之要,在于既以“硬气”筑牢不可逾越的底线,又以“烟火气”彰显制度的温度与智慧。如此,方能织就一张既密不透风又充满生机的监督之网,使制度的阳光照亮新时代政治生态的最美图景。(文山州纪委监委 李万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