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五晚上,富宁县木央镇木贵村委会下木贵村的党员活动室就格外的热闹起来。“在这里闲话家常,村民们把房前屋后看到的、想到的都提出来,有啥说啥,整个氛围轻松自在。”木央镇下木贵村的村民张文化是这里的常客,而这里正是下木贵村网格联络站的工作点。
自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行以来,富宁县木央镇在18个村委会396个村小组都成立了网格联络工作站,成立之初,工作月报中的“上报问题数”经常是“零”。“干部们一天坐在办公室里是永远找不到问题的,而白天到村子里巡访,村民又大多外出务工不在家,如何发挥好群众身边的‘晴雨表’?”木贵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刘明祥一语道破监督困境。
为了打造一个既轻松又便捷的反映渠道,木央镇纪委、县监委派出木央镇监察室选定木贵村委会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示范点,指导该村委会在每个村小组内人气较为集中的党员活动室开设“周五说廉”。每到周五晚上,村子里的村民就会不约而同地走进这里,谈谈近期村里存在的问题,聊聊家长里短的日常。村民心不齐、村务不公开、村内脏乱差突出等问题,就在联络站的监督推动下得到顺利解决。“我们村采取群众点单、干部理单、联络站监督、村民检验的‘点单监督’模式,推动村民们所反映的问题得以逐一销号。”下木贵村小组网格联络工作站站长农文兵介绍。
据了解,木央镇木贵村委会共设立村网格联络工作站9个,站长9名,联络员54名。在每个村网格联络站设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点,并定期由站长或联络员值班“坐诊”,对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会诊把脉”,真正把监督“触角”从“干部圈”延伸至“群众圈”,形成内外监督的闭环链条,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小工程”彰显“大民生”,网格联络工作站“坐诊”时常收到的“病症”多是村内环境卫生脏乱差较为突出问题。“我们村中央位置的山坡处因村民们常年乱扔垃圾,现在都已经变成公认的‘垃圾场’了,且这里又是在我家门前,天气一热的话那股异味很刺鼻啊,请村干部给予重视解决呀。”网格员在“入村坐诊”时收到了某一村民对村级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反映。
针对这一情况,村级网格联络工作站立即形成问题清单,主动研究对策,结合清廉村居建设要求,探索以“廉洁+村居”模式,找准清廉村居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挖掘边境元素、村情村史、村规民约中的廉洁文化资源,建成文化墙、清风池、清廉道等形式融入村容村貌,以宣传栏、微信群、村村响广播等多种方法插入廉洁广告宣传,把廉洁元素植入乡村生活、让廉洁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助推移风易俗树新风,为乡村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网格联络工作站“入村”以来,收到的问题建议都是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从问题中梳理线索也成为木央镇纪委做实基层监督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全镇网格联络工作站共收集问题信息19条,其中8条转为问题线索,立案5件,结案4件,追回违规资金104245元。(李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