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纪委监委严肃查处杨传辉、马贵迎、朱世新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近期又立案留置了文山市委原副书记、市长李成明,充分彰显了州委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清除污染底泥和污染因子的坚定决心……”文山州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文山市“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对杨传辉、马贵迎、朱世新三位文山市原领导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通报时强调,查办案件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希望存在问题的干部主动向组织坦白。
7月30日,在文山州纪委监委相关领导的督促指导下,文山市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全市实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市纪委监委全体干部职工近500人参加会议。会上,全体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朱世新、马贵迎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没端好的饭碗》《公安局长的“钱途”末路》,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通报了杨传辉、马贵迎、朱世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州委常委、文山市委书记就“以案促改”工作做表态讲话。
“大家对这三个因违纪违法而受到查处的领导干部应该都比较熟悉,对他们从‘领导干部’到‘阶下之囚’的堕落轨迹,一定会深有感触,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党纪国法的挑战,也极大地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暴露的问题是严重的,带来的警醒是深刻的。”文山州委常委、文山市委书记在警示教育大会上表态讲话时指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案件通报讲话精神,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警示教育,牢记前车之鉴,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在思想上筑牢纪律规矩红线,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同时在行动上举一反三,主动对照检查,深化作风建设,旗帜鲜明地与违纪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着力打造文山市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态。
“朱世新没有听他父母的话,没有端好来之不易的‘饭碗’,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最终丢掉了工作,打烂了自己的‘饭碗’,教训太深了!”
“我们将以通报和警示片中的典型案例为戒,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千万不能走他们的老路。”听到自己以前的领导变成了“案中人”,参会人员纷纷感慨。
据悉,为切实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文山州进一步加大“以案促改”力度,充分利用文山州查办的各级各类典型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醒全州党员领导干部。
研究制定机制制度。今年4月,制定印发了《文山州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操作办法》,对案件剖析、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制定了十二条具体的操作流程,进一步强化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制作编写警示教育教材。为扩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的效果,形成有效震慑,该州相继拍摄制作了反映文山市原常务副市长杨传辉、文山州医院原副院长孙小军、文山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苏荣等典型案例的《“闯关人”的末路》《医不自“治”》《“失速”人生》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全州广大党员干部观看,以案为鉴,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帮助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近期,又制作完成了反映文山州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马贵迎案例的《公安局长的“钱途”末路》、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原局长朱世新案例的《没端好的饭碗》等警示教育片,将用于在全州范围内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同时,正在编写《覆车之鉴——文山州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一书,将作为各级各部门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活动的教材。
以“送教上门”的方式开展全覆盖警示教育。今年3月至5月,文山州选取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该州37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制作成展板,在州、县、乡、村四级同时开展“以案为鉴·筑牢防线”案例巡回警示教育,为全州党员干部开展零距离警示教育。教育对象涵盖全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和非公企业的党员干部职工及其重点领域、经济部门、政法系统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家属。共开展1000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人数达7.6万余人,宣传面覆盖全州8县(市)。
强化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震慑。收集汇总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反党的六大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酒驾醉驾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在全州各级媒体、党政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中进行集中通报,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形成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有效拓展以案促改辐射面。
今年下半年,该州还将对州级领导、卫健系统等开展“量身定制”的警示教育活动,实施精准施教,不断推动全州“以案促改”工作,持续推进全州政治生态修复走深走实。(罗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