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开尔行贿记》在云南卫视播出,同步在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清风云南”微信公众号、云南新闻七彩云南、云南网等媒体上线。文山州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观看和学习讨论,大家纷纷展开热议。
(图为:文山州政府办班子成员观看《开尔行贿记》。)
“专题片警示领导干部和商人,走受贿行贿之路是行不通的。逆水行舟,最终钱权交易的‘友谊之船’要翻。”州纪委监委法规室主任石绍祥观看专题片后感慨道,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从片中案例吸取教训,不要在各种行贿方式面前失守,远离“围猎”,扎牢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严防项目建起来干部倒下去,从而构建好新形势下的“亲”“清”政商关系。
“行贿与受贿相伴而生,是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在重拳‘打虎’‘拍蝇’的同时,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一起打击,让行贿者也付出应有代价,才是对腐败的零容忍。”麻栗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阮恩登说道,行贿人的糖衣炮弹“杀伤力”和“辐射面”都不容小觑,领导干部要警惕“被围猎”,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常用反面典型案例警醒自己,意识到越过雷池一步就是深渊,坚守“踏实做人、清白做官、干净做事”的原则。
“金钱开道、趋附迎合、对症下套的‘开尔’模式,让一批领导干部纷纷“落马”。作为一名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时刻警醒自己,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不断增强修养,筑牢抵御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在工作中、生活中常练‘四自’之道: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文山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泽说道。
(图为:砚山县领导干部集中观看《开尔行贿记》。)
“一个公司的法人不讲思想道德,只讲业绩,不讲专业水平,只讲行贿金额,认为送出的钱越多,关系就越好,还为此设立行贿储备金。一心钻研如何让‘猎物’上钩,唯利是图,必将轮为阶下囚。”砚山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海荣表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随时检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慎微、慎独、慎友,永葆初心,砥砺奋进,谨防掉入围猎圈。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巨额行贿、多次行贿的要严肃处置,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
“一些不法商人大搞利益输送和权钱交易,往往是工程做到哪里,行贿行为就发生到哪里,腐蚀一批干部,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污染政治生态。”州纪委监委驻州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朱妍霏表示,作为派驻机构,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部门履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体责任,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督促党员干部做到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有责、清而有为,全力推动全州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向上向善。
(图为:文山州审计局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开尔行贿记》。)
“行贿者之所以穷尽手段对领导干部进行‘围猎’,都是为获取自身更大利益,而被俘虏的领导干部,无外乎都是心无敬畏、丢失初心、丧失理想信念。警示片再次向党员干部敲响警钟,不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岗,都必须全面加强自律,主动接受他律,珍视自我、自警自重,自觉远离和抵制搭‘天线’、找‘靠山’‘谋人不谋事’的圈子文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丘北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莫兴昆表示。
“在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下,陈昌、周映枢等人沉迷在拜金主义中,用商品交换的思维大搞权钱交易,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马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桂发剑表示,在严惩受贿行为的同时,让“围猎者”也付出沉重代价,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条,持续释放对受贿行贿零容忍的强烈信号,营造不以贿赂获利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营商环境。
(图为:丘北县新店乡小江口村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集中观看《开尔行贿记》。)
“开尔公司的‘靶向式围猎’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领导干部的贪欲膨胀,以权谋私,把政府项目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和钱袋子,才让企业有了可乘之机。”文山市东山乡党委书记杨绍敏表示,作为乡(镇)党政机关的一把手,更要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所赋予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与企业建立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慎用自己手中的决策权,真正将造福民生的好项目落到实处。
(雷军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