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文山州纪委监委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认真履行宪法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坚决破除“关系网”、打掉“保护伞”,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马,政治生态加快修复,为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
立足职责定位,强化政治担当,统筹做好谋划
该州纪委监委坚持把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作为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既当“主力军”,又做“监督员”,盯住抓、持续抓、深入抓,敢于斗争、敢于亮剑,不畏艰险、一查到底,以“打伞破网”为扫黑除恶破冰攻坚,助力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推进会、联席会、会商会等……一直以来,该州纪委监委采取各项措施全面推进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向纵深发展。实行州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联系县(市)包案制度,下沉办案一线“蹲一点、带一片”,聚焦“见黑不见伞”“黑大伞小”等问题,盯进度、盯质量、盯结果。组建“打伞破网”工作专班,深挖彻查重大疑难案件,做到有“网”必破、有“伞”必打。
该州纪委监委立足纪委监委职责定位,强化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协同推进,加强与巡察机构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及时发出提醒函、整改通知等方式,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采取提示预警、线索交办、案件督办、约谈等方式,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快工作进度,全面排查梳理、分析研判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及时办理中央督导组反馈问题和上级交办重点线索。
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全州上下“一盘棋”、整体推进“打伞破网”的工作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发力,全面排查案件线索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对2013年以来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全面复盘2018年以来监察机关办结、在办案件;对2017年以来已移送司法机关、与受到处分人员有关联、扶贫领域欺压群众等三类案件进行倒查……该州纪委监委不断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加强线索排查研判、扩线深挖案件线索,专项斗争以来,全州受理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
该州通过印发《告全州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敦促书》,敦促有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行为的公职人员,限期主动交代问题、如实说明情况。加强宣传发动,搭建群众参与监督的有效平台,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受理窗口,充分运用12388举报热线和“清廉文山”微信公众号,引导群众积极举报、反映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快速高效受理,优化处置流程,优先排查、优先处置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依托“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线索台账”平台,统一管理、统一督办,确保问题线索不遗漏,避免久拖不结。围绕“见黑不见伞”问题深挖线索,先后开展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线索全面起底、“线索清零”“积案清零”、推进深挖根治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加快线索核查,提升核查质效。
拓宽工作思路,变“被动等”为“主动查”。从黑恶案件倒查着手,成立案件倒查工作专班,对公安机关打掉的黑恶案件紧盯不放、逐案过筛,逐一调阅全案卷宗,逐一讯问在押人员,“点对点”扩线深挖背后的“保护伞”。
突出工作重点,依法查办案件,坚决打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工作重点,严惩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严肃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严肃追究失职失责行为。紧盯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犯罪,紧盯金融放贷、市场流通、工程建设等黑恶问题多发行业领域,紧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黑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等问题,紧盯村“两委”、乡镇基层站所及公职人员,强化涉黑涉恶腐败案件查办,铲除社会毒瘤。
严肃查处在集体资产管理中欺压百姓、非法占有征地补偿、侵占集体资金、受贿索贿的文山市新平坝村小组原组长马成方案件;在扶贫领域政策执行过程中威胁欺压群众、敲诈勒索、侵害群众利益的马关县上田房村小组原组长熊朝清案件;在食品经营活动中欺行霸市、强迫交易的富宁县总工会原副主任科员农恩福等一批横行乡里的“村霸”、侵占集体资产的“硕鼠”、欺行霸市的“地头蛇”纷纷落网,还百姓以安宁,赢得了民心,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综合运用直查直办、提级办理、指定管辖、异地办案等方式,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问题,一批纵容包庇、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保护伞”被连根拔起,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同时,聚焦专项斗争中态度消极暧昧,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玩忽职守、失职失责等问题,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长效常治,提升查办案件综合效果
该州纪委监委加强与州委政法委、州公安局、州检察院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移送、协作配合、扩线深挖等工作机制,在线索双向移送、同步办理、案件会商等方面及时互通数据、信息共享,高效开展“点对点”深挖、“肩并肩”彻查。实行“2+1+1”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州纪委监委机关各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与县(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等联动配合,建立权责清晰、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整体提升工作质量。各县(市)结合实际,在线索移送、案件反馈、挂牌督办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切实增强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的整体性、协同性。
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印发典型案例选编、制作和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案例集中巡回展、召开干部大会等方式,以案施教、以案说法、以案释德。
坚持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整治,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力求查处一案、净化一方,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针对“打伞破网”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行业监管漏洞,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行业主管责任、监管责任,举一反三抓好整改。文山市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文化娱乐市场无证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行业整治。西畴县针对案件反映出来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民政部门、地方政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着力整治“村霸”等黑恶势力。专项斗争以来,全州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单位、行业领域发出监察建议书138份,已全部完成整改。(陆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