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在对监督单位的监督过程中,我可能存在对监督单位‘宽松软’的风险。”
“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我可能存在‘跑风漏气’、‘权钱交易’,隐瞒涉案线索的风险。”
纪检监察系统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没有天生的“免疫力”,要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近日,驻州自然资源规划局纪检监察组按照州纪委监委要求,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制约。
深度剖析问题。直面在派驻监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岗位风险、职责风险和业务流程风险,认真查找出在监督执纪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受社交圈和人情关系网影响,向涉案人员泄露案件情况,隐匿证据、拖延办理线索等廉政风险点,并列出具体清单。
制定防控措施。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管好家人和社交圈等防控措施,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建立长效机制。把廉政风险梳理排查工作作为一次自我警示过程,形成个人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登记表,提交干部监督室、所在单位、个人分别留存,建立开展长期有效的监督与自我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目前,驻州自然资源规划局纪检监察组通过排查,共查找出潜在风险点10个,制定防控措施10条。为派驻纪检监察组自身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和监督执纪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