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普者黑,薄雾轻笼万亩荷塘。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200余只钳嘴鹳振翅而起,金属光泽的喙部划破天际,惊起满湖碎金光影流动。这幅灵动的生态画卷,正是丘北县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写照。
守护生态,重在防微杜渐。破晓时分,由县纪委监委协调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组建起的“纪检监察+职能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组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普者黑湿地,工作人员对照湿地保护责任清单,仔细查看沿岸排污口是否存在偷排痕迹。“这片水域是重点监测区域,水质情况必须反复核查。”工作人员拨开岸边水草,将水质采样瓶浸入水中进行采样,“这些数据要和智慧监测平台实时比对,半点马虎不得。”
以铁的纪律为绿水青山筑起带电的“高压线”是丘北县纪委监委开展生态环保监督执纪的核心发力点。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强化同环保、林草、农科、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的协同监督体系,建立起“监督联抓、问题联改、线索联查”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研判会、开展联合督查等方式,推动责任部门拧紧生态保护链条。目前,全县共完成上级环保督促反馈问题整改42个,查处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背后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监管失职问题线索15条,涉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7个,开展以案促改专题警示教育大会3次,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监督预警卡等推动建章立制,形成监督、整改、治理的闭环,推动生态保护责任从“纸面”落到“地面”。
在湿地管护站监控室内,大屏幕上跳动的监测画面构建起“空中防线”。当系统捕捉到西荒湿地异常船只信号,联合执法工作组10多分钟便抵达现场。执法人员抵达现场时,盗采的351朵野生荷花、131个莲蓬尚未褪去晨露。这起迅速查处的盗采案件,正是该县运用“线上监测预警+线下实地核查”监督监管模式的成功实践。
生态保护需全民共同参与。“以前大家总觉得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现在连小孩子都知道要保护湿地里的小鱼。”戴着巡护袖章的张大哥笑着向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说道。群众思想意识的转变,始于该县纪委监委以监督推动构建起的生态保护“党群联动监督网”。此前,丘北县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湿地周边村寨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存在非法捕捞、破坏植被等问题后,通过向县级领导发出“零提示”、向职能部门印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等,督促建立起“监督+治理+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巡回宣讲、普法教育活动等“生态保护进万家”行动,让生态保护理念像湿地的水草般在群众心中扎根生长。此外,还推动建立“群众监督+专业管护”机制,在沿湖村寨设立生态护河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指导村组将生态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加强日常巡河、护林等工作,构建起“全民监督、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格局。
“筑牢绿色屏障,就是筑牢发展根基。”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紧扣生态保护全链条,继续以“全周期管理”理念织密监督网络,聚焦湿地水体动态监测、珍稀物种保护、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用实际行动守护普者黑的湖光山色,为生态丘北建设注入强劲纪律动能。(王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