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则流长,廉则行远。木贵村按照“清廉村居”建设要求,聚焦“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全面打造清廉高效班子、清正勤廉干部、清净透明村务、清朗向上民风的“四清”木贵,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聚焦组织建设,打造清廉高效班子。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优化阵地,建立便民服务中心,设岗定责,优化服务质量,打开“大门”办实事,群众办事更高效便捷。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一约四会”等制度,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事、议事、评事,有效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各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近两年来,在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的带领下,木贵村党员群众在疫情防控铁丝网建设、卡点值守等工作上争先报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村你追我赶,集体公益事业党员冲锋在前,实现从“不想动”到“动起来”到“停不下来”的思想转变和行动自觉。2021年以来,木贵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500余件。
聚焦队伍建设,打造清正勤廉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并创新活动方式,将“党旗”直插到联防所、边境线、村小组等一线阵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带领全村群众“动起来”,实现“干部干群众看”到“撸起袖子一起干”再到“党员群众自己干”的转变。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灵活运用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建立廉政档案,摸清村干部基本情况、经营性活动、房产等“廉情”底数。结合实情,制定村干部负面清单,并开展个人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签订《廉政承诺书》,给村干部戴上“紧箍咒”。建立村级监督联络站和9个监督网络,搭建“监控探头”,及时收集掌握廉情民意,将日常监督延伸至村民家门口,切实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聚焦制度建设,打造清净透明村务。健全“小微权力”运行机制,依据《富宁县木央镇村级小微权利清单流程图(试行)》对各项事务进行流程化管理,并对办理流程进行全面宣传,切实增强村务透明度。健全“三资”管理制度,规范村“三资”管理使用和审批流程,实行村集体“三资”月报备制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确保资金安全、资产资源处置科学、合法。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厘清监督委职能职责,搭建网络工作群,整合监督联络员、网格监督员等资源和力量,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尤其是各村组“三资”方面)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定期将村务、党务、财务“三务”公开晾晒,做到应公开、尽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决策规范、公开到位、群众满意。
聚焦文化建设,打造清朗向上民风。结合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等项目,将清廉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群众生活,着力谋划建设一批“清风亭”“清风广场”、民族廉洁画廊等廉政景观,将廉政文化与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廉政教育作用。深入挖掘一批优秀的家风家训、民族文化艺术品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洁”因子,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廉洁故事。修订完善辖区内10个村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规范引领文明新风。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正面典型,引导群众崇善尚德。(冯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