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工作动态

富宁:用好“建议书”直指“病灶”开出“良方”

来源: 富宁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2-08-19 00:00

“建议由县农科局牵头,县财政局、审计局、民政局、林草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村组集体资金‘公款私存’专项治理,重点治理村组各类财政性收入、赞助性收入、出租出售性收入以及农合、农保、各类补偿赔偿款等在收取、存放过程中公款私存问题。同时,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村组集体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今年来,富宁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各村组集体资金“公款私存”问题突出,于是向该县农科局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落实整改。

随即,县农科局及时研究印发《开展村组集体资金“公款私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场全县范围内村组集体资金“公款私存”专项治理行动迅速开展。截至目前,已追缴存入村集体账户2155718.66元,已用于公益事业支出3767733.85元,已分红给群众600000元。

据了解,该县为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强化监督制约保障,防范廉洁风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县纪委监委印发了《富宁县2022年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方案》,运用“一线工作法”,“室组联动”成立“蹲点式”监督检查组,通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谈话了解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掌握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坚决纠治利用“三资”私设“小金库”、暗箱操作、瞒报冒领、雁过拔毛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同时,针对日常监督检查、查办案件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注重问题背后的成因分析,以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形式向有关单位指出病灶,开出良方,以点带面堵塞漏洞、标本兼治防范风险,从而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宽度,确保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落实到位。  

为避免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整改打折扣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还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列出整改要求、具体责任人及整改时限,通过电话提醒、现场检查等方式全程督办,监督检查组还以“回头看”的方式,对建议书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进,并要求被建议单位限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促使其真接受、真整改,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有声”,形成监督闭环。

“过去村里没有集体账户,村集体资金都是由村组长负责管理,因不及时公示公开,每年村里有多少资金?支出多少?余额多少?群众也都不知晓。这下好了,通过此次集体资金专项治理后,村里的资金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村里还开了集体账户,成立了理财小组,有银行部门和理财小组双重监管集体资金,再也不用担心资金来源、去向不明的问题了。”该县阿用乡那柳村委会初闷村小组的一位村民说道。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8份,涉及问题11个,提出建议19条,督促完成问题整改11个,以纪检监察建议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发出一份建议,堵塞一些漏洞,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进“清廉富宁”建设行动走深走实。(李加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