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深刻领悟监督职能丰富内涵 在监督保障执行中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 大栗树乡纪委 发布时间: 2023-01-29 00:00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最前沿,是党接触群众、服务群众、倾听群众的最前线,是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交汇区。基层建设的质量和基层运转的效率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近年来,党中央在推进基层减负、强化财经纪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距离基层期待、人民期望仍有不小差距。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专职监督部门,对监督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方面负有重大监督责任,应在推进基层减负、强化财经纪律上更好发挥监督职能,在监督保障执行中展现更大作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基层减负。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已经非常鲜明,即严爱并济。严爱并济这个词体现的恰恰就是“严”与“爱”的辩证统一,折射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光芒。因为有“严”无“爱”即为“苛”,有“爱”无“严”即为“溺”,现实告诉我们,过于苛刻或溺爱都是要不得的。只有该严格的方面要严格要求,该关爱的方面要关爱到位,才可能既把事情做得更好,又能温暖和凝聚人心。因此,纪检监察部门不能只把工作重心放在“严”上,同时也要不折不扣写好“爱”这篇文章,即基层减负。基层减负的本质上就是党中央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即基层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强有力的维护,不能被随意剥夺或变相剥夺,如:法定节假日、双休日期间值班或加班的,是否补休或轮休到位;公休假是否全面落实到位;各类津补贴是否按时足额发放等等。因为基层党员干部这些基本权益被随意削减甚至剥夺,损害的不仅是哪一级的党委政府的权威和信誉,最终是在损害党中央的权威和信誉。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基层党员干部对党中央离心离德,对党中央的政策和要求漠不关心。不难推想,这时的基层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时,还会坚定地宣传和维护党中央吗?面对这样深层次的政治责任,纪检监察部门的政治监督岂能缺位?因此,纪检监察机关为推进基层减负保驾护航,实质上就是在履行党的政治监督职责,就是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对部分同级监督可能存在困难的,应一律纳入提级监督范围,确保每一级的权力都能得到强有力的监督,全面消除“权力任性”空间,让政治监督效能更加全面、准确、有力,让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要求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切实维护基层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让基层党员干部更加感激党中央的关心关爱,发自内心忠诚拥护党中央的领导,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坚定不移强化财经纪律。近年来,党中央大力推进财经制度改革,财经纪律得到不断规范和深化,但各级党委、政府仍不同程度存在财经纪律方面的问题,如:已经明文确定用途的资金,且在相关项目已经具体实施的情况下,有的资金仍被临时变更用途,导致基层部分项目资金无法按时兑付,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场地租金、物资采购款、工人工资等,引起诸多劳资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使基层工作陷入极大被动,对基层党委政府的公信力造成较大消耗和损害,进而影响地方营商环境,阻碍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基层党委政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如果群众对基层党委政府长期不信任,那势必会对基层政权造成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最终危及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民心就是共产党最大的政治。因此,基层政权的公信力必须得到强有力的维护,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党争取民心、巩固民意。在这个最大的政治问题面前,纪检监察机关专职政治监督部门就应时刻保持最大的清醒和警惕,用最严的监督去防范和化解这个最严重的问题。如进一步完善监督范围和清单,该提级监督的一律纳入提级监督范围,对擅自变更项目资金用途的党组织或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并督促及时整改,坚决防止和纠正“权力任性”导致的一系列可能引发颠覆性后果的问题,坚决做党的忠诚卫士,为党分忧,为民尽责,真正无愧于党的信任和重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