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政之本也。”廉洁文化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党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并形成了丰富的廉洁文化理论体系,赋予了廉洁文化新内涵,也提出了新要求,旨在弘扬廉洁精神,培育廉洁意识,全面构建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从政氛围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践行“两个维护”,高举廉洁文化旗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准确把握其现实的政治要求以及实践指向,全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将力量汇聚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切实提高“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传承中华优秀廉洁文化,为廉洁文化建设固本培元。优秀传统廉洁文化犹如我国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源头活水。经过历史的洗礼,我国已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廉洁文化。儒家经典尚书.周官中就提到了“以公灭私”的理念,礼记.礼运大同篇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法家韩非子“饰邪”篇中提到了“明于公私之分”,提出了公私分明的鲜明主张。墨家墨子修身提出了“廉、义、爱、衰”之道,明确指出了廉政属于重要的德行。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中将个人的家庭财产予以公开,一代清官包拯以拒收皇帝贺礼而开朝廷廉洁之风。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珍视这些文化瑰宝挖掘文化经典,盘活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发展中带有年代感与时尚感,成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活教材”。
传承红色基因,渲染廉洁文化底色。红色基因作为我党优秀廉洁文化的思想理论精髓,也是永葆我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自井冈山时期提出的三大纪律六项纪律,强调“不拿群众一根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到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周总理以高出一倍的价钱买下部下送的一筐桔子,到董必武照价付给了农场送的茶叶等等。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廉洁奉公的大规矩、小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引领着一代代人廉洁自律,避免滑向腐败的深渊,同时,也成为了我们党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革命传统以及理想信念的独特价值,为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给予精神动力与行动指南。通过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创新教育形式与内容,充分运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做到常学常新,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渲染好红色底色。
坚持守正创新,紧贴受众需求,遵循文化传播规律,创新方式、创造平台、创建载体,不断提升廉洁文化受众率、到达率、影响率。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统筹各类媒体资源,加强廉洁文化网络内容建设,唱响廉洁主旋律、弘扬廉洁正能量。整合渠道传播信息,利用漫画、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新载体,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新平台,打造出立体化、全方位、多样性的廉洁文化宣传矩阵。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需要标本兼治。要遏制腐败问题不仅需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治标”,更需要正心修身、涵养文化的“治本”。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始终对腐败问题抓住不放,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将老虎关进笼子,秉承有一个整治一个,有一双整治一双的态度,坚持反腐败工作永远在路上,不断抑制腐败发生的数量。另一方面,要勇于自我革命,将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视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确保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让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总之,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要全面认真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创设出崇廉尚洁的新风尚,让“廉洁之花”处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