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麻栗坡要闻

茨竹坝 “火塘夜校”普法 星星之火可燎原

来源: 中共麻栗坡县委政法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4-07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开启“八五”普法以来,云南麻栗坡茨竹坝边境派出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面普法工作,持续提升边民法治素养,有效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积极构建大普法格局。始终坚决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普治并举、以普促治,纵深推进“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因地制宜推动辖区“火塘夜校”普法,打造普法工作多点开花、全面覆盖的社会效果。

一、“火塘夜校”产生背景

文山州麻栗坡县气候四季如春,遍布喀斯特山区地形,早晚清凉,这里居住着众多苗、壮、瑶族同胞,他们习惯早晨和晚间升起篝火,篝火烤肉、木炭烤茶两不耽误。他们每日劳作归来,围坐火塘、做饭取暖,缓解一天的辛苦与劳累。饭后,邀约邻里朋友,架上单耳土陶罐,烤上“老山茶”,品味甘醇香浓的烤茶。情到深处更将饮酒和品茶相互融合,两个杯子,一个酒杯,一个茶杯,酒越喝越浓、茶越品越香,在觥筹交错间互通信息,在浓浓亲情、乡情里互助共济。烤茶和品酒成为盛行的待客之道,烤茶术和饮酒成为寨邻之间的“家庭名片”。

二、“火塘夜校”基本做法

(一)目标任务

1.探索构建“三治融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德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高质量推动边境辖区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引导边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遇事主动寻“法”维权,争做“法律明白人”。

2.推崇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意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推动边境辖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建设。

3.搭建拓展辖区“法治宣传固边防”大舞台。“火塘夜校”为载体,创新普法宣传模式,使普法工作“接地气”,让“法”串寨入户无处不在,变“法”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让法律明灯点亮边疆地区新农村建设和边境防控的“死角”。

(二)运行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一切为了辖区群众,从群众出发。履职尽责做实全民普法宣传教育,采取喜闻乐见形式,突出“以案释法”成效,侧重诚信守法、依法维权,变“我讲你听”为“你点我讲、按需送法”。

【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结合边疆民族、地域特点,推动法治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守法用法观念和国防意识。

【注重实效原则】力求实际、实效、实用。抓住关键点、落脚点,找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相融合,强化边境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具体措施

1.用法治宣传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用少数民族民辅警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元素诠释法治,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尊重民族风俗化解群众矛盾,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同感”,引导他们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使民族团结更有保障、民族关系更加牢固。

2.用法治宣传助力边境和谐稳定。用法治聚合力、强边防,汇聚边境群众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磅礴力量,筑牢边境安全屏障。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边境管控体系建设,整合各方力量,建立高效顺畅的强边固防机制。同时,发挥派出所职能作用,以“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为契机,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提升边民的国界国防、国家安全意识,引导边民全员参与,自觉抵制各类跨境违法犯罪,营造“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管边控边格局。

3.用法治宣传助力基层依法治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基层治理为需要、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将普法宣传工作融入新农村、强边固防示范村、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通过法律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边疆大地、滋润民众心田,切实为法治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立足法治惠民工作,积极创建法治示范校园、边境示范村寨,使群众遇事找法、依法办事、用法解决问题形成新常态。

三、“火塘夜校”工作成效

(一)群众综合满意度持续提升。火塘夜校”普法是群众乐于接受的工作方式,更让民辅警与群众有了面对面、一对一宣传法律的机会,有效促进群众更好地理解、参与、支持法治建设工作。通过全警“零距离”、“潮流”、“互动”普法等活动,法治影响力、群众参与度得到增强,边境辖区群众综合满意度、安全感达到96%以上,并逐年提升。

(二)边民“酒风隐患”得到纠治。“火塘夜校”普法工作以来,民辅警围绕喝酒引发的典型案例、事故开展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饮酒过量带来的隐患和危害,群众围着火塘饮酒的习惯得到遏制,“酒后滋事”的警情明显下降。2021年至今,因喝酒和酒后冲动报警的仅为2起,“饮酒之患”得到有效纠治,乡风文明、邻里和睦成为了新时尚。

        (三)边境辖区治安环境有效净化。全民普法工作有序推进,见警率、管事率加强,边民法治素质不断提升,压缩了违法犯罪空间,最大限度遏制了跨境违法犯罪,辖区“有效预防、共筑安全”的目标初步实现。2021年下半年至今,辖区实现了“零”发案的工作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