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整改什么。”这是丘北县开展对村巡察始终坚持的导向。但该县自2019年启动对村巡察工作以来,始终面临着民族分散聚居、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群众知晓率低、群众生产生活被打扰等问题,于是该县在2020年第十三轮巡察工作中探索了“背包巡察”模式,有效推动了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米”,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背包巡察”,巡察干部驻到村里,更驻到百姓心里
夜幕降临的山村,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和繁华喧嚣,有的是炊烟袅袅、农户牧归和鸡鸣狗吠的祥和宁静。而这时晚饭后的巡察干部张兴龙正在老乡家搭建的帐篷里记录着今天巡察日记。这是丘北县开展“背包巡察”后的一个典型画面。
“只有真正‘驻’下来,才能真正贴近群众、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该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指出了开展“背包巡察”的初衷。为此该县为对村巡察组配备了背包、帐篷、睡袋、手电筒、急救包、宣传单、笔记本等生活和工作物品,让巡察组真正住在村里。同时还为巡察组配备了旗帜、迷彩马甲,增加巡察人员辨识度,让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反映。
“现在我们接到群众的问题举报和诉求大大的增加了,群众看到旗子就知道我们住在哪里,看到迷彩马甲和背包就知道我们是巡察组的,可以直接找我们反映”。县委第三巡察组组长周家壮介绍到。
“在之前的对村巡察工作中,由于很多村没有住宿条件,我们只能早出晚归,每天查阅不了多少资料,走访不了多少群众,巡察的成果不多,现在县委为我们配备了帐篷、睡袋等物资,我们可以安心、踏实的住在村里开展工作,巡察的成果也变多了”。县第二巡察组巡察干部张兴龙高兴地说到。
为了破解巡察工作抽人难、难抽人的问题,该县还在全县组建了98人的村(社区)巡察人才库,把工作能力强、有群众工作经验和具备相关巡察专业知识的人员纳入巡察人才库。每轮巡察,根据被巡村少数民族聚居情况,选派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巡察组长和成员,开展“双语”巡察,方便与群众沟通,提升了巡察组战斗力。
“背包巡察”,使对村巡察夜间“不打烊”
晚上10点,辛苦一天的村民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在官寨乡白马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县委第五巡察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建聪同志正在召开党支部会议,对白天查阅资料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对第二天的巡察内容进行安排部署。
而这时在另一个对村巡察组里,县委第四巡察组组长邵一晋正在调解一起家庭矛盾纠纷。原来是巡察组在走访中发现村民王某某和老伴肖某某均是90岁高龄的老人却没有和儿女一起生活,自己独居在一所危房里,并且饮水没有保障。当晚通过调解,王某某的四个子女同意出钱帮老人修缮房屋以及解决饮水问题,每月支付生活费,并表示对父母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一定多加关心,尽好赡养义务。
农忙时,群众早出晚归,白天一些村成为了“空壳村”。该县开展背包巡察后,巡察组发挥“驻”的优势,白天查阅资料、受理信访反映,早晚走访群众或召开院坝会、火塘会、路灯会等,为巡察发现问题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有效解决了过去因食宿路程时间花费较多,问题发现较少的问题。
“现在巡察组晚上就住在我家附近,我随时都可以去找他们反映问题。”官寨乡白马村的一位村民说。
“背包巡察”,把党的初心、群众的心声“背”在肩上
“太感谢你们了,为我们追回了被拖欠三年多的工资”。当双龙营镇平坦村村民老唐领到久违的血汗钱时,眼含泪水激动地对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林菊燕说到。2020年巡察组对双龙营镇平坦村巡察时,老唐等3名群众反映2017年在本村务工,但三年多都没有领到工钱的情况。群众的诉求就是巡察工作努力的方向。该巡察组在全面梳理欠薪人员情况、收集相关信息、统计欠薪金额后,多次联合镇政府和村“两委”与施工方沟通协调,为3人追回被拖欠了三年多的血汗钱7193元。
该县通过开展“背包巡察”后,巡察组吃住在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为群众解决诉求,改变了过去受工作时间限制,巡察组对群众的诉求往往“一转了之”,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诉求的现状。在开展背包巡察后,巡察组白天上山下地,早晚入户走访,面对面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合理诉求,赢得了群众的赞扬和肯定。
“感谢共产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信心,感谢巡察组为两个娃娃解决了大问题” 。官寨乡蚌郎村民委黎廷安老人握着县委第四巡察组组长李媛的手感谢到。原来第四巡察组在走访上朵郎村小组时发现,该村黎廷安老人独自抚养着两个年龄仅有10岁和8岁的外甥。通过了解得知两个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期间不幸遇难,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年幼的兄妹只能与黎廷安老人相依为命。为解决老人的抚养压力,巡察组认真研究孤儿补助相关政策并及时与民政部门对接,为兄妹俩申请到了每人每月1274元的生活补助。
推动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农村一线落地生根是对村巡察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充分发挥背包巡察“驻”的优势,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被巡察村共同进行政策研究、问题分析,指导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整改,推进工作落实。比如该县巡察组在进驻双龙营镇马者龙村委会时发现,该村贯彻落实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不力,辖区内各村组环境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家中普遍脏乱差。随后巡察组对该村党委书记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将问题反馈至双龙营镇和马者龙村党委要求限期立行立改。该村仅用三天时间就组织干部和群众对各村组环境卫生进行了打扫,村内环境面貌一新。
背包巡察是一种工作方式,但它传达的是一种工作精神。该县通过“背包巡察”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和诉求,仅2020年11月开展的第十三轮巡察,共发现问题305个,发现问题线索13件,立行立改问题20个,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件,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罗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