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派驻监督

驻州发展和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强化过程监督 筑牢重大项目投资风险防线

来源: 驻州发展和改革委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 2025-06-23 18:01

“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先建再补”违规违法行为既影响政府公信力,也加大了政府投资风险。为有效降低项目建设风险,驻州发展和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政府投资项目关键环节,在评估监管、项目审批、项目建设三大领域靶向发力,推动实现“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投资效益、服务经济发展”目标。

强化评估监督,筑牢风险防控前置屏障。紧盯关键环节开展廉洁风险排查,针对项目立项、资金分配、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开展廉洁风险排查,重点识别利益输送、围标串标等潜在问题,落实项目评审“双员”监督制度,将廉政提醒、廉政监督嵌入咨询活动全过程,促进评审工作管理规范化。截至目前,共对19个项目开展廉洁风险排查。通过与会监督、申通举报投诉热线,督促评审成员加大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资金来源、环境影响等进行技术性评查、杜绝“拍脑袋决策”。对医疗卫生、交通枢纽、灌区改造等通过PPP模式或利用专项债等高风险领域,每季度开展抽查,督促部门建立“一项目一档案”台账,实施穿透式资金流向监控。今年共排查14个项目,发现并督促整改8个问题。

督促州发展和改革委评估中心完善专家库组成人员,对引入的审计、财务、工程等领域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开展资格审查,对评审员和监督员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严把项目审批关口,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以体验式监督、与会监督等方式,先后对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和决策程序开展监督10余次。针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政府投资项目手续不全、认证不充分、风险效益评估不深不透等问题,督促州发展改革委完善投资项目审查工作指南,汇编《投资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指引》,移送问题线索2个。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审批负面清单》,明确禁止类、限制类和审慎类项目范围,坚决落实好“一刀切”刚性约束。细化审批权责清单,明确各级审批部门权限边界,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终身责任制。监督检查政府官网重大项目审批专栏公开公示情况,公开审批依据、流程、结果及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监督。经检查,今年审批14个项目,均按程序落实了公开公示制度。

深化过程监督,提升周期管理效能。督促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在项目建设前、中、后期紧盯招标、资金拨付、物资采购、工程变更、效益分成等重要环节开展监督检查。近期,重点对园区项目开展了专项监督,发现问题13个,疑似问题线索1个。每周对账,每月检查,加快推进巡视巡察发现的4个“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问题整改;督促部门指导县(市)对2017年以来的34个“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先建再补”问题项目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已推动完成整改30个。推行“监督+服务”模式,联合发改、工信、财政纪检监察组等开展“园区项目专项监督检查”,既监督又指导,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督促立行立改,发出风险提示4份。(颜钰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