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文山要闻

初心如磐担使命 为梦追逐不停歇——文山州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之三

来源: 文山州纪委州监委 发布时间: 2022-11-01 09:42

反腐一线的“铁娘子”

“快生了吧,还进来谈话呢?”在留置区开展工作的同事问道。“还有2个多月呢。现在就给宝宝做好胎教,他长大了以后就不会违法乱纪了。”州纪委州监委第十审查调查室副主任袁芳菲笑道。

在查办某专案期间,袁芳菲正值孕期,作为专案审讯组成员,她克服孕期不适,主动承担起留置对象的讯问工作。面对留置对象的对抗情绪,她丝毫没有畏惧和退缩,耐心向其阐释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及反腐败斗争的有关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态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讲明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理念、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方式、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让其明白只有配合组织、信任组织才能得到从轻从宽处理。在袁芳菲和专案组同志2个多月的努力下,涉案人员心理防线被击溃,主动向组织交代了其收受大额贿赂的违法事实。随后,专案组顺藤摸瓜,步步深入,很快掌握了确凿证据,使多名违纪违法人员受到严惩,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当问起袁芳菲办案有什么秘诀,她说:“反腐败一线需要直面矛盾冲突、歪风邪气,没有斗争精神、不敢攻坚克难是干不成事的。”


纪检监察宣传战线排头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她的座右铭,她始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始终把学习作为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她常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管严寒酷暑她总是奔波在一线进行采访拍摄,收集新闻素材,她就是州纪委州监委宣传部副部长雷军艺。

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想腐”是根本,也是难度最大的。雷军艺穷尽一切手段,在警示震慑等方面狠下功夫,力求从内心深处消除领导干部腐败动机,摒弃贪腐之念,筑牢思想堤坝。今年来,她积极策划服务文山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警示教育等大规模活动10场,受教育人数达6700余人次。她勇于突破自我,积极学习运用视频、抖音等新媒体技术,自己撰写脚本、采访涉案人员,拍摄了《迷途知返的市长》《败家之痛》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片,目前正在拍摄反映文山州住建部门、涉粮领域等系统性警示教育片,力争将“简餐”打造成“大餐”,释放系统性警示效应。

宣传部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喉舌”和“窗口”,必须紧紧扭住外宣不放。雷军艺近三年来共撰写了180余篇纪检监察新闻稿件,其中《以案为鉴|“花式”捞钱的局长》《文山州铁纪护航“亲清”政商环境》等80余篇稿件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云南日报等媒体刊载,为提升文山纪检监察工作“辨识度”“美誉度”贡献力量。


惩恶扬善 筑梦纪检

“你为什么要干这行?”有同事问起文山市纪委市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张生爱,他总是很坚决地回答:“我从小就喜欢看警匪片,也一直梦想着长大后做一名警察,能够像影片中的警察一样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所以毕业后,我就义无反顾地报考公安,如愿以偿当上了警察。”

“工作十年了,你从公安调到纪委监委工作,都是跟案子打交道,不想换个别的岗位吗?”

“不换,查办案件,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喜欢一个个案件办成后,心里的成就感。”谈到办案,张生爱很有归属感。

张生爱调到文山市纪委监委的当年就成了专案组成员,办理文山市某村小组一户村民没有分到宅基地的案件。办案过程中,张生爱敏锐地发现这不是一家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社区的大问题,于是顺藤摸瓜,办成了文山市第一个留置案件,查实了村干部受贿、职务侵占及村霸恶势力长期欺压、殴打村民等相关事实,严惩了5名涉案人员。

几年来,张生爱查办案件上百起,小到几百元档卡户低保款的线索,大到过亿资金的贪污贿赂案件。但不管案件大小,他始终坚持做到全身心投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依规依纪依法把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为了儿时的梦想,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为了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更为了纪检监察这块金字招牌,张生爱一直在默默追求,也一直在默默奉献、默默坚守。


相关文章